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木桶问题的解决之道

木桶问题的解决之道
顾问的把脉之道
找到问题"什么"才能"如何"?紧扣"一个企业调研的实例",运用问题五个导向思路,逐一对号入座,才能解决最短的板,但事情往往是出人意表的;因为,决定装水的高度;不仅是最短的板,而且与其它板息息相关。
在这里,请问,质量是如何产生的?是生产出来的、检验出来的,还是按标准所衡量的呢?
可以说,质量的源头是设计出来的。从立项、设计到评估,从试产、投产到最后决策者“拍板”,都涉及各个职能部门。问题在于试产的或小批量生产的合格率能够代替批量生产吗?研发技术人员提供的数据经得检验吗?若然是“先天不足”的话,如何能保证生产过程中质量的稳定呢?况且,材料的匹配与工艺的要求,对设备和人员等都是要综合评估和平衡的。因此,可对号入座为:
第一,发现不了问题:是各个部门的问题,事实上问题一大堆,只是没有实实在在地结合当前各因素去考虑?
第二,解决不了问题:正是不断出现问题时相互推托呢?方式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重复出现了问题:是过程操作,技术部门和物料部门是具有支持和协作职能的,品管部更要起到把关的作用,生产部门承担起直接用人,现场指导和纠正;人力资源部门则是员工输送和培训上岗,是基础支持,从劳动纪律与作业规范等都要配合和更好地生产服务。
第四,面对终极问题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相信不是一朝一夕的,如何在“拍板”论证时明确自上而下所要承担的责任呢?
第五,最忌讳的是没有问题,一切还得要重新寻找,主要是人从思维和观念上寻找,为什么没有问题呢?
没有任何借口,在这里,已经不是借口的问题,而是再清晰不过的管理问题了。你能够直截了当说:不是你要我怎样做,而是必须这样做吗?(图略)
在寻找和分析问题上,笔者提供以下解决思路和方法:
1.思想认识的问题 → 观念/思维转变。
2.综合素质的问题 → 水平/培训提高。
3.管理配合的问题 → 协作/减少内耗。
4.持续改善的问题 → 动力/有效激活。
5.内外满意的问题 → 忠诚/达成愿望。

HR"九要诀"
从过程的掌握到结果的预期,需要从思想认识上始发,更要从换位思考上把握员工所想所做的是什么,然后逐一对症下药,切实可行地做到细节上。而核心玫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到:预防为主策略,动态控制意识。
从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管理角度,笔者认为,最简单扼要的描述就是九个字要诀:做什么,如何做?做得好?
比如,某个员工没有按要求做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号入座的方法运用并不复杂;所谓事不过三的思维:
第一次,未做好时,不是员工的责任,因为上级没有让他们弄清楚做什么?
第二次,做得不好,还不是员工的直接责任,因为上级仍然没有让他们明确如何做;
第三次,还是出了问题,就得双方都要认真考虑一下,做得好应当是怎样的?从员工角度,是否掌握要领和认真操作;从管理人员角度,检讨一下,是否实在地在过程中带领他们做起来。
对一名人力资源顾问,可尝试进行换位思考,你是这位上级,这名员工就是大写的"企业人",其着陆点恰好是检验人力资源顾问的能耐,同样是九个字:适用性,实操性和有效性。
人力资源顾问的定位是一名企业医生,把脉诊断,就是贴近企业,把握脉捕,开药医治,就是合适传导,驱动操作,前面的运用精力是顾问占七成,后面的刚好反过来,企业是七成了。只有在策动,互动和行动中,一切才是可以预期和达成的!
本文摘自佟天佑的成功心理学原创著作《赢在过程》(若转载务必注明)。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