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营销无处不在,人资管理怎能不营销?

婴儿饿了就会哭闹,哭闹声一响,妈妈的奶就到,这是“营销”;当年毛泽东发动穷苦人闹革命,提出了一句响亮的广告词:“打土豪,分田地”,结果打出了一个共和国,也是“营销”;三国时期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还是“营销”;黑驴奥巴马在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以彻底改革的主张赢得了美国民众的选票,当上新一届的美国总统,这仍是“营销”;我们公司的销售顾问每天挖空心思地找客、接客、说客,最后签下合同让客户交钱提车,更是“营销”。可见,古今中外,生活工作,国际风云,营销其实已是无处不在。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政见、创意、产品、服务、欲望推销出去,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当然也不能幸免,必然也要营销才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只是目前我们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不自觉的营销阶段,没有能够应用营销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结果使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企业确定目标市场的欲望、兴趣和需求,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提供满足顾客的产品,提供产品的方式应能对顾客和社会双重有利。根据这一理论,开展营销工作,必然要重视研究以下几个因素:(1)客户;(2)产品;(3)竞争对手;(4)渠道方法;(5)价值。可目前在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人系统地从这几个因素来研究我们的工作吗?我想还不多。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你能够回答谁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能提供什么产品?这些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吗?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最近有什么新的人力资源竞争策略和政策?我们通过什么渠道和方法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的产品?
这几年,通过在广缘的人力资源工作实践和思考,我是这么认为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问题就是,谁是我们的客户?也许有的人会说,是CEO,有的人说是公司的客户。我觉得都不是,我们的客户只有两个:一是内部员工,二是外部的人才。为什么是这两个?因为企业经营的两大终极目标就是客户满意和合理利润,你人力资源部只有及时有效地招进企业所需的人才,不断提高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并透过内部员工的满意进而向外部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达到客户满意和合理利润这两个目标。认清谁是我们的客户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态度。
第二个问题:我们能提供什么产品?可以说,我们提供的产品既有有形的,比如你联系采购的办公用品、机器设备、工具等,都是有形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提供的产品又有无形的,比如你策划组织的某项员工活动、设计的某项制度政策,组织实施的某个人力资源项目等,都是无形的,更能体现你的水平和价值。但我们提供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在这里,我认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和间接的竞争对手之分,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汽车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除汽车行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我们关注的重点当然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兼顾其他行业的竞争对手。
第四个问题:渠道和方法问题,即我们通过什么渠道和方法吸引人才、招聘人才?留住客户(员工)?又通过什么渠道和方法去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和政策?
第五个问题: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产品?我坚持认为,无形的产品比有形的产品更有价值。为什么?有形的产品代表的只是一种硬实力,也就是硬件,硬件的东西易于复制与搬弄,别人也能很快地学会。而无形的产品代表的是一种软实力,别人要学有时候还学不来,这才是你的真功夫。
我相信,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必将越来越营销化,这也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创新的源泉,因为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如果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能时刻对客户的需求保持敏锐性,加强交流与学习,乐于分享,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来。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