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半前,福布斯将自己的网站和杂志编辑团队合并在一起,我们这些杂志编辑顿时感受到了文化冲击。我们已经习惯于没有固定工作时间、来去自由的生活。我们 很少开会,也很少聚在一起从事社交活动,团队的中高层尤其如此。我是在职业生涯中途加入《福布斯》杂志的,我喜欢这里的独立和自由气氛。在我此前供职的那 个晚间电视节目组,我必须与同事们亲密相处,打成一片。
现在,让我措手不及的是,我需要作出重大调整。那些网络小子亲密得如漆似胶。群发邮件不停闪现。生日派对公告又来了,这样的聚会似乎每天都有。这意味着我 们必须在下午三点左右离开我们的办公桌,一窝蜂似的涌入一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一边啃着蛋糕,喝着廉价的香槟酒,一边向某位同事唱生日祝福歌。可能是我脾 气坏的缘故吧,但我的确非常讨厌被迫参与这种看似喜气洋洋的同事聚会。
这种感受促使我开始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当你发觉你的性情使你无法融入你的办公室文化时,你该怎么办?
我所处的情势相对温和。我不希望新同事们觉得我不喜欢他们,因此,我迫使自己参加这些聚会,而且不忘在分享蛋糕盛宴之余,特意向过生日的男女同事送上我的 祝福,尤其是当他或她是我的团队成员的时候。我习惯了节奏更快的网站日程,也参加了比以前多得多的会议。此外,办公室文化自那时起也开始转变。我们又重新 回到那种会议寥寥,没有生日派对,独立性更强的职场生活了。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错误的办公室文化有可能成为真正繁重的负担,甚或导致他们丢掉饭碗。纽约职业生涯教练安妮塔·阿特里奇(Anita Attridge)碰到过一位在总部设在欧洲的某大型制药公司担任副总裁的客户。这位女性高管每月必须赴海外出趟差,而且动辄就是一连三四天的行程。刚开 始时,因时差问题和旅途劳顿,她通常会拒绝其欧洲同事的饭局和宴会邀请,她宁愿一头扎回酒店,好好地睡上一觉。后来,她获悉了一个坏消息:欧洲同事认为, 她并不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她并没有尽到其应有的责任。“她震惊万分,她并不知道她做得不够好。”阿特里奇说。原来,公司方面不仅期 望她全力以赴地工作,还希望她多参加与上级和同事的社交活动,以展示她致力于公司发展的决心。
“做这些事并不是她得心应手的领域。”阿特里奇说。但阿特里奇奉劝她向社交需要作出妥协:“我对她说,外出就餐如同开会一样,是工作的一部分。这是未正式列出的工作要求。”阿特里奇还指出,许多非正式但异常重要的信息往往是在社交场合流露出来的。
25年前,当阿特里奇刚刚步入职场时,她亲身体会到办公室文化的重要性。她当时在位于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施乐公司(Xerox)从事销售工作。阿特里奇整天拼命工作,而且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交活动——直到有一天,她的经理邀她面谈,问她是否想在这家公司干出一番事业。“他说,‘如果你现在不着手改变你的做事方式,你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他没有拐弯抹角,非常坦率。”随后,阿特里奇开始与同事们一起外出就餐,并参加各式告别派对。
阿特里奇和其他职业规划专业人士认为,求职者应该认识到,办公室文化或许跟工作量与职责同等重要。“在你开始求职之前,务必要关注相关公司的办公室文化。”莎拉·斯坦博里(Sarah Stamboulie)这样说道。当这位职业规划教练自己的职业生涯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时,她曾不得不面临两种迥异的文化。她收到了两份工作邀请,一份来自摩根斯坦利公司(Morgan Stanley),另一份来自一家工作氛围保守老套的日本保险公司。她说,要是她接受了保险公司的工作,“我意识到我迟早会说错话。”她最终选择了摩根斯坦利。
有时候,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文化可能会异常紊乱,以至于你发现根本无法完成你的工作。波士顿咨询师、《新工作安全:掌控自身职业生涯的五佳战略》(The New Job Security: The 5 Best Strategies for Taking Control of Your Career)一书作者帕姆·拉西特(Pam Lassiter)碰到过一位在一家成立仅3年的能源技术公司从事业务拓展工作的客户。由于非常害怕竞争对手偷走其创意,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培育出一种被恐惧、不信任感和隐秘性侵蚀的办公室文化。拉西特的客户是一位性格开朗,充满热情的人。他感觉自己已陷于困境,一年后,他递交了辞呈,创办了一家能源融资企业。拉西特说:“如果CEO不打算很快做出改变,而你的价值观或工作方式又与之截然相反,那么你就应该着手制定退出计划了。”
拉西特指出,文化也有可能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她的一位客户在家中创办了一家手机营销公司。这门异常兴隆的生意给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她却感到孤独。拉西特说:“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多么喜欢团队中的同志情谊,饮水机的舒适,以及与志同道合者闲聊带给人的那份愉悦感。”这位客户与她的客户们达成协议,这样她就可以长时间驻留在办公室环境之中了。她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要比呆在家里快乐得多。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