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很多方式,可以通过听、阅读、观察,在实践中感受揣摩体会,通过沉思冥想,与人交流等等。有人风趣的说:读万卷书莫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莫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莫如高人指点,高人指点莫如自我觉悟。可以看出,学习有很多种方式有无数条道路。然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彼得.德鲁克说:自我管理,”首先要了解我们做事的方式,第二是要知道我们学习的方式”。因为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的成效。
作为企业家一族,在经历了诸如MBA、研讨会、讲座、培训、私人教练辅导等等学习后,渐渐发现各种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他们每天面临着许多非常实际的现实问题,有些通过自己和团队能够解决,有些是没有遇见过的或者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解决的,学习的原动力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通过读书、培训,教练辅导,乃至读MBA等其它学习方式都很难很快的找到圆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出路,原因在于这些学习都是基本经验基础上的“向过去学习”;此外,由于理论、经验与实际的距离,学习常常会停留在脑袋的知道的层面上,但如何让”知道”转化为”做到”常常成为难以克服的障碍。所以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长的距离就是从头到脚的距离。学习到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在现实中真正落地是考量学习成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书本或其他方式的学习就好比是在岸上学习游泳。私人董事会,好比是一群水性差不多的人在大海里游泳,他们在大海里共同搏击海浪,一起探讨发现如何少呛水,游得更快更优美,分享在海中游泳中各自的经验、体会、心得。 岸上的企业家们怎能不为之心动?羡慕之、向往之?
私人董事会,英文是“ Peers Advisory Group”(直译:同僚咨询小组),提供了一条向同僚学习与同僚共同学习的新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单向的“给予与接受”的学习方式,由单线的知识经验传递的“拿来”转变为一起生产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互助”,创造的过程成为一种大家共同学习的过程。这恰恰是互联网思维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互联网连接力的一种直接的显现方式。企业家们被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深深吸引,在利己利他的过程中共生共赢,在付出的同时共同创造共同得到,学习从单纯的知识经验学习过渡到智慧的分享与创造。这就营造了一个顺应时代的学习模式。此外,对于正在出现的活生生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剖分享,更容易看清问题的实质,这种“在做中学”的方式更加有感受,体会更深刻,容易形成思想上和心灵上的连接,从而产生共鸣、共情、共振。这样的学习更为有效、受用,更能启发思考。教科书上的理论或案例,更多让人们看到的是发生了的,是经验或教训,无论在时间和心灵上都存在距离感,而当下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并找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亲近感和心灵的满足是不言而喻的。这就类似于现在流行的“农家乐”体验水果采摘的经历,自己亲身采摘,不仅得到自己中意的水果,更多的是感受到采摘过程中的乐趣。私人董事会,就是一群志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在共同解决问题的中享受过程的乐趣,收获各自的学习成果。这是一个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
私人董事会,是一个专业的互助型学习组织,这种学习组织是其他松散的组织或个体学习无法比拟的。私人董事会通常有十几个企业家成员,有一位资深的私董教练陪伴。在私董教练的专业引导陪伴下,建立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遵守的“宪章”,学习是在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有着共同理想、由专业教练引导的团队中实现的。私人董事会对于企业家成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在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学习意愿,对彼此带着极大的信任和关怀,以平等的一个“人”而不是企业家的身份相处,愿意陪伴大家一起在学习经历中成长。在这样的组织中,纯粹的学习才能得到保证,智慧互助的目的才能达到。此外,专业私董教练,作为这个组织中的灵魂人物,有着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经历,他们用心去经营这个学习环境,运用专业的主持、教练的技能,引导启发大家的忠诚投入,保持大家持续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这是一个典型的自发组织的“学习型组织”,正如彼得圣吉谈论学习型组织时所说的“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而在一个有着严密组织规划的团队中,这种学习的高效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私人董事会,是一个当下的艺术剧场。在这个剧场中,私董教练引导大家去体验“说”和“听”的艺术。在企业家这个人群里,普遍的现象是大家都善于说。在企业中没有人去限制,“说”、指挥变成一种工作方式。然而,每个企业家只有一个大脑,而企业中有无数个大脑,如果不去聆听他人只是一味的说,就忽视其它大脑的存在,一旦养成好为人师的习惯后,也就很难“听见”也“听不到”别人说了,因为大家知道你不会去听也就不必说了。渐渐的别人跟着“听”自己的,而自己也经常“听”自己的了。在私董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次活动好比是一个当下剧场里的演出,而演出方式主要是“对话”,对话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只有一个声音,说的过程是大家聆听的过程。每个人在地位上平等,在说话的时间上也收到约束趋于平等,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能够培养每个人的“听”的能力。听是内心沉淀后的无声的表达,静静地坐在那里就是对这个“学习场”的一种护持。此外,用心认真的“听”是为了更好的说。很多答非所问不找边际的谈话就是由于没有听造成的。听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养。“说”同样也是如此,说是现代社会传递信息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技能,说什么,怎么说,是否用心说,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去说,达到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在私人董事会中,使用非常多的“说”是“问”问题, 问问题是一个启发、开启智慧的过程,体现了一个人的眼光和看问题的角度。通常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是答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提问,打开智慧的切口,使智慧涌现出来,是一种巨大的智慧。 “听”和“说”本身是一种智慧,也是开启激发智慧的手段,是企业当家人的基本功,但又是最难练就的功夫, 私人董事会提供了一个练就“听”和“说”的场所,在解决现实实际过程中又培养了自己的“听”和“说”是素养和能力,这是其他任何学习方式都无法满足和替代的。
私人董事会,提供了一个企业家人生修行的道场。这十几个人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来自不同的背景和阅历,每个人都是企业的当家人,在人生的舞台上身上都罩着光环。如何放下身段,抛弃自己不好的习性,学会与不同的人融洽相处,而且能够从陌生不熟悉的他人变成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彼此信任,能推心置腹的在一起交流、探讨、学习,这本身是一个人生中重大的功课。 在企业、家庭中,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很少有机会听到直接的“逆耳”的问题,在顺从的环境中,常常会感觉良好自以为是,然而与这些“大佬”们一起,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每个人就会有很多对自己的“看见”。私董会成为一个学习成就“气度,包容,尊重,关怀,谦卑”的修行道场。每一个成员都好比自己的一面镜子,看到别人的习性、问题、自大、滔滔不绝时的目中无人,好为人师,就会联想到自己,会特别有感受和体会。有一位企业家在参加一场私董会以后感叹道:今天快憋死了,好像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现在想想别人说的更好更到位!在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里,“修”的就是“忍”的功夫,就是个人的品质和情怀。
私人董事会提供了一个适应现时代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她弥补了企业家们在其他学习方式中无法获取的东西,摆脱了经验思维的局限,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探索走向未来的道路,在向“不断呈现的未来”中学习;打破了传统中的线性思维和单向知识传递的做法,通过聚集大家的能量,进行智慧众筹,实现大家智慧互助,摆脱了个人思维的局限;她在智慧分享过程中激发产生智慧,体验到当下分享与创造的思维同步。此外,通过有组织的对话、发问的方式,启发大家思考,跳出个人思维的框架,并有机会在看到别人同时反省自己,学习的体会就更为深刻。当然,各自互为彼此的“镜子”,能让自己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看到自身发展和提升的空间,这些都是在大家互助式解决问题中的另外收获和得到。私人董事会,在当今如此红火,成为企业家热捧的学习方式,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姚剑波,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外滩董事会签约私董教练、人力资源培训咨询顾问、福布斯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上海外服特约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