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第一时间》栏目称,2016年全世界都要涨工资,实际涨幅将是三年来最高。其中,中国员工的工资将平均增长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消息一出网友立刻沸腾了,不少网友感叹,“终于等到了”!先别高兴太早,这8%的范围是全中国,能不能涨到你头上,不一定。
虽央视报道 但消息源却非官方
央视消息一出,网民立刻沸腾了,纷纷表示喜大普奔,也开始担心分配不均。事实上这个消息在去年年底就已有新闻,但并没有造成如此效应。究其原因,无外乎央视所播出的消息自带官方气质,不少人只要看到涨薪是央视说的,就会自动联想信息源来自国务院、人社部等权威国家机构。但事实上,涨薪8%并非官方宣布,也不是一个确定值。
“2016年中国员工的工资将平均增长8%。”这个说法来自于光辉国际合益集团(Korn Ferry Hay Group),一家人才与组织咨询公司的预测。近期作出相似预测的还有ECA(发展及人力资源分配方案供应商),该公司的薪酬趋势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员工有望实现8%的总工资增长,高于通胀6.2%。
打个比方,这种预测就相当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公司在岁末年初做了一个调查报告,告诉你全球的涨薪情况,并预测中国能涨多少。
即使不看来源,这样的预测也不值得欢庆与担忧,因为8%其实不算是一个高值,8%也不一定能落地。根据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的《2015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2014年企业调薪幅度为8.2%,当时预测2015年企业薪酬调薪幅度为7.9%。14年与15年已经过去了,你的工资涨到8%了吗?
体制内 涨不涨国家说了算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部分体制内国企涨薪,国务院定政策与实施方案,人社部发出消息,就是真涨。例如我们熟知的公务员涨薪。2015年7月,酝酿长达一年多的公务员涨薪终于落地,虽平均涨幅只有300块,但意味着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军队的薪资待遇确定则是由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不但薪资,所有军队相关的福利待遇例如探亲假、报销、家属接送站、特殊困难战士的救济等一系列问题,都由上述机构制定相关规定并解决。
在确定涨与降时,也是有制度可循的。事业单位有酝酿了十年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务员有《公务员法》,国企有《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军队有《关于规范完善军队人员有关福利待遇的若干规定》。任何关于涨与降的标准,都可以查阅相关文件。
体制外 不全是CEO说了算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企业和员工,是双方自由选择达成的用工关系,待遇合适就做,不适合就跳槽。在私企内,薪资的降与涨大多是CEO与公司制度说了算,但随着工资制度的发展,有些情况下也不全是CEO说了算。
首先,人社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有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其次,每年,各省市的人力社保局都会发布该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2015年基准线为10.5%,上线为16%,下线为3.5%。这三条线分别对应政府对于该年度企业工资增长的一般、最高、最低幅度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各企业均可参照指导线调整职工工资水平,但指导线并不具备强制性。
虽没有强制性,但指导线代表了政府发出的声音。如果你所供职的企业经营正常,可以要求企业按照人社部发布的基准线涨薪。CEO不同意,怎么办?根据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如果半数以上职工提请,可提出集体协商。例如富士康就曾经被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总工会向富士康发出集体谈判邀约,明确一线员工平均工资增幅不低於3%。
涨工资牵动人心 是工资跟不上物价
能否涨工资,体制内的看国家政策,体制外的看CEO与公司状况。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人力资源机构预测,都有一定局限性,因为预测值是全中国的,中国的平均薪资涨幅达到8%或许并不难,但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以至于村、镇恐怕难以企及,北上广深不能代表所有人。
同时,人们如此关注涨薪,也说明现行的工资涨幅与物价涨幅不匹配,部分涨工资的机制不合理。关于各类单位涨薪的制度都有,但真能落到实处的,恐怕不多,比如你的单位今年要是不给涨工资,你真的会联合一半的人去搞谈判吗?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