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准备好了吗?请进入年后“深度工作”预热模式

2009年,27岁的行为科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聘任为副教授;两年之内,他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史上最年轻的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5年时间,就在他32岁时,他的头衔再次升级——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在学术界,这种几乎不可能的晋升速度得益于他超高的工作产出,到2014年,他已经出版了60多篇刊登在需要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了。2012年,他还出版了《礼尚往来》(Give and Take),向公众介绍了他关于商务关系的部分研究成果。这本书日后登上了《纽约时报》杂志封面,成为畅销书。

这是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在新书《深度工作:在充满干扰的世界里专注成功的守则》(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中举的一个例子。

纽波特发现,格兰特将工作效率视作一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的意思是,在一段时间内,在无干扰环境中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进行高强度工作。纽波特为此提出了一个公式: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所花时间X专注程度。

格兰特正是这么做的。为了在同一时间内专注于一样工作,他把秋季学期作为教学学期,全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让他连续4年成为学生评分最高的教授之一,并获得了多项教学奖。

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是他的研究学期。在此期间,他设定了若干闭关期,将邮件设定为自动回复,谢绝所有访客,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专注于分析数据、撰写草稿、修改论文。

“将工作强度最大化之后,他也将单位工作时间的产出最大化了。”纽波特在书中写道。

另外一个例子是比尔·盖茨。1975年2月,当盖茨还是一位哈佛大学二年级生的时候,他写了一行又一行的代码,并在2个月后发布了名叫微软的软件。

盖茨和他的商业伙伴保罗·艾伦(Paul Allen)以及一位名叫蒙特·戴维多夫(Monte Davidoff)的数学系学生在哈佛Aiken实验室待了两周。盖茨尤为投入,为了开发这款软件他甚至放弃了考试复习。

“专注是一种技巧,它能让你完成有价值的事情。”纽波特写道,“深度工作非常重要,换言之,并不是说干扰一定就是不好的,而是因为它让比尔·盖茨得以在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里开启了一项价值上亿美元的事业。”

所以,关于多任务和单任务哪种方法工作效率更高,纽波特一锤定音地给出了结论——单任务的工作效率更高!这实际上也是有研究理论支持的:2009年,明尼苏达大学教授Sophie Leroy发表的论文指出,每当大脑将注意力从一项任务向另一项任务转移时,部分大脑仍然在处理第一项任务。Leroy将这种现象称为“注意力遗留”。

因此,如果一个人让自己同一时间只专注于一项任务,大脑就能更有效率地工作,这也是那些成功人士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更好工作的秘诀。

当然,全情投入工作的同事,你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

“在工作日结束的时候,完全放空自己,把工作上的问题留待明天早上再想——别在晚餐后检查邮件、别在脑袋里回想工作场合的对话、别想自己该如何应对一个即将来临的挑战。完全停止工作思考。”纽波特说。

纽波特建议,在每个工作日结束之时,我们最好花至少10到15分钟的时间整理归纳已经完成的任务和留待完成的任务,弄明白如何完成它们。他甚至建议你想一个心理暗示性质的词组,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可以停止工作了。纽波特自己用的词组是:完全宕机。

“劳逸结合”这个老祖宗的智慧仍然有效,关键在于,在干扰越来越多的当下,你有多大的决心拔掉网线、关掉手机,做完自己手上的事?

来源:界面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