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IT人才、尤其是软件人才的紧缺状况正在进一步加剧。一些软件企业或者长期在高校延揽软件专才、或者不惜重金相互挖角,却仍然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面对软件人才的这种供需极端不平衡的现状,我国软件产业急需高水平的IT职业培训,来缓解当前软件人才奇缺的压力。
软件人才供需失衡已成定局
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7月颁发《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05年,我国软件专业技术人才需要达到80万。但是,我国目前在岗的软件人才却仅有25万,而我国大专院校每年的计算机及软件专业毕业生不足6.5万人(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生),更因课程设置偏重点不一,许多毕业生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软件开发要求,从而造成大量实用型软件人才缺口。
振兴中国软件产业,IT教育培训先行
早在1983年,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就首先倡议“推倒四堵墙”,即:推倒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推倒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墙,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推倒教育与科研之间的墙,积极倡导教师进行科研;推倒“教”与“学”之间的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惜的是,直到现在,这“四堵墙”仍然存在于许多高校。
正是由于许多高校仍然存在“四堵墙”的阻碍,使得我国高校人才培训偏重于学历教育,而在职业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与我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获得了全面素质的培养,但其专业技术技能却还不能完全达到企业的要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再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这也就是IT职业教育所要做的工作,并且已经在高校学生中间出现了风行一时的“考证热”,事实上,考证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缩小个人的专业技术实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来源:阿里巴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