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条例

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第一条 本节所称管理人员系指企业内中层干部。
第二条 对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信条如下:
1.把握公司的目标与方针。
2.随时保持友善态度。
3.对上司和部属都很忠实。
4.保持公平之态度。
5.赞美真诚的努力。
6.能够很清楚地指示下属。
7.关心部属。
8.具有领导才能而不驱使别人。
9.有远大的眼光。
10.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11.胸襟宽阔。
12.信守诺言。
13.不乱发脾气。
14.没有高压、专横的态度。

第三条 公司管理人员处理公务应注意下列各点:
1.我是否注意帮助下属出头?
2.我是否明了每位下属的升迁机会?
3.我是否能使每位下属都明了我处理事务所抱持公平措施的理由?
4.我所订的工作计划,是否让他们知道那是为他们好而定的?
5.我是否适当地分派工作以避免下属做无理的要求?
6.我是否注意到每个人都有适当的工具和装备足够他们工作上的需要?
7.我是否在发号命令和指导前妥加考虑,
8.我是否信守下属的诺言?
9.我是否迅速处理员工冤屈不平的问题?
10.我是否使下属感觉到他们是与我一起工作而不是在我属下工作?

第四条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具有相应工作的知识。
2.必须精通各工作岗位的管理方法。
3.须熟识教育培训。
4.须精于工作的改进。
5.须有将工作关系做得完美的能力。
6.有涵养,具有傅大的胸怀。

第五条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下列职能:
1.计划职能。
(1)明白指示工作的目的方针。
(2)掌握着有关事实的问题。
(3)以六种疑问方式(6W)从事调查。
(4)拟定实施方案。
2.组织职能。
(1)将工作目的加以分析。
(2)必要的职务内容决定其范围并加以分析。
(3)确立机构,做成组织图表。
(4)选定人员、人才。
3.命令职能。
(1)分配各人的基本职务,必要时可再分配特别职务。
(2)依据具体的计划方针下命令。
(3)强调执行命令的严肃性。
4.调整职能。
(1)与有关人员进行磋商。
(2)磋商人员的范围以必要之最低限度为止。
(3)要依一定的计划方针调整进行。
5.统制职能。
要规定一个客观的标准或规格。
第六条 管理人员对下属命令方法规定如下:
1.如系口头命令:
(1)应以简单而能于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为限。
(2)易于指导而并非重要的工作。
(3)首先要让对方集中注意力。
(4)亲自授予对方以适合的方法,而且要简单明了。
(5)不说多余的话。
(6)按照顺序说明。
(7)指示实行的时间、时期、场所等。
(8)指出实行时必须注意的地方及困难之所在。
(9)弄清楚对方是否已完全了解各要点。
(10)如在喧闹的环境中应特别细心。
(11)必须教他作报告。
2.如系书面的命令:
(1)工作极为复杂精细,尤其是与数字有关时。
(2)工作遍涉各部门等。
(3)向部属传达最高部门的命令时。
(4)明白指示目的,逐条列举要点。
(5)如有必要,辅加口头说明。
(6)遇有不明白的地方,预先指示询问的地方。
(7)查明命令是否已达于对方。

第七条 管理人员对贯彻命令方法规定如下。
1.将命令内容加以整理使其明白确实。
(1)6W疑问的要点明确列举出来。
(2)不要使内容繁冗复杂,作系统整理。
(3)命令的顺序应有条理。
(4)命令的意义,应以适当正确的语言或文字为之。
2.遵从命令系统。
应合于命令系统的原则,采用正规途径。
3.要确实认为他已彻底了解。
(1)先要考虑内容的难易与重要性及对方的立场和能力等
(2)不要一次下达许多命令。
(3)试问其工作的重点或命令其复述一遍,直到认为已确实明白为止。
4.使其乐于接受命令并提高其完成工作的意愿。
(1)要使其了解目的方针的意义。
(2)选择最适当的命令方式。
(3)明确指示基准,尽量不要马虎。
(4)不要有叫人讨厌或惹人反感的表现。

第八条 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人际技能。
1.要与其他的管理人员合作。
2.要了解同事。
3.要接受同事的批评。
4.要彼此交换意见和信息。
5.彼此援助。
6.部属向其他部门流动时应乐于应允。
7.不越权。

第九条 管理人员和下属会谈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1.使其轻松。
(1)选择适当的场所。
(2)以亲切的态度交谈。
2.使其乐于交谈。
(1)不使对方等待。
(2)要明确让对方知道见面的目的。
(3)要保证确实为其保守个人秘密。
3.使其无所不谈。
(1)怀着对方同样的心情倾听。
(2)要有适当的附和,也不忘记询问。
(3)给予适当的线索。
(4)不批评对方的言行,不说教,不发评论。
(5)谈话时,不中途走开。
(6)尽可能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7)话未说完不可表示已领会其意。
4.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1)要特别留意说话的态度(特别是脸部表情)。
(2)要留意说话的段落及终结。
(3)不会的事情不做任何承诺,但只要有任何承诺就必须实行。

第十条 对管理人员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规定如下:
1.要将每一个人都当作一个人格看待。
(1)要确实把握每个人的差异,指导发挥其个性。
(2)要充分观察每个人每天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变化。
2.要了解工作人员的共同心理。
(1)渴望公正的心理。
(2)渴望知识的心理。
(3)渴望机会的心理。
(4)渴望安定的心理。
3.要获得部属的信赖。
(1)培养出一个值得受人尊敬的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资格。
(2)对待部属要公平。
(3)对部属的出色表现应及时加以表扬。
(4)从内心对部属表示关怀。
(5)与下属有关的事情应该预先通知下属本人。
4.要培养部属的积极性。
(1)奖励并尊重部属的意见及建议。
(2)避免做过分的监督。
(3)要懂得培养积极性所需要的技巧。
5.要妥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1)及时发现问题。
(2)妥善加以处理。

第十一条 对管理人员用人方法的规定如下:
1.因事设人与因人设事相结合
(1)决定组织所必要的工作。
(2)决定每个人的资格,可能的话应将其配置在能发挥其最高能力的岗位。
2.排除工作的障碍。
(1)加强考勤管理。
(2)要排除工作场所内外有碍工作的障碍。
3.刺激下属的工作兴趣。
(1)使其有好的开始。
(2)使其以自己的工作为荣。
(3)准备给予适当的刺激。
4.增进工作的能力。
(1)找出训练的必要性。
(2)有效地施以培训。
(3)有效地利用培训的成果。
5.最有效地使用下属。
(1)赋予充足的工作。
(2)安排效率好的时间表。
(3)调查工作的必要性,此工作是否合于成本,要不要优先着手。
(4)调查结果。

第十二条 管理人员对认知部属须知规定如下:
1.基本问题。
(1)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2)不要把人分类看待。
(3)不要说某人的看法与某人的相似。
(4)不以自己来衡量别人。
(5)不要作忽视部属个性的看法。
2.透过工作去认知时:
(1)冷静地观察目前实际工作情形。
(2)不要使部属有受人监视的感觉。
(3)应就工作方法、质、量及工作态度—一加以分析。
3.透过私人关系认知时:
(1)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文学、调查等方法。
(2)不可以趣味或好奇心为出发点去认知。
(3)绝对严守秘密。
(4)不要故意干涉过问。
(5)不要探究不必要知道的事物。
(6)公私分明。
第十三条 管理人员对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应遵循以下几点:
1.好的时候要加以称赞。
(1)真有价值时。
(2)小的行为也不予忽略。
(3)不失时机做有效的称赞。
(4)不要忘记称赞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
2.避免有过分的监督。
(1)赋予下属责任及权限后,不可做不必要的干涉。
(2)尽可能以商量或期望的形式要求下属工作。
3.要尊重部属的意见。
(1)表示以真心在听取其意见的态度。
(2)希望部属提出意见或协助。
4.欢迎并尊重部属的研究或建议。
(1)不论任何研究和建议都应加以重视。
(2)不予采用时应说明理由并及时反馈。
5.使下属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
(1)要使其认识工作的重要性。
(2)要使其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
6.培养下属的积极性。
(1)不提谁都知道的事。
(2)稍为难解的事也不提出。
(3)不对下属的工作行为做出过多暗示。
(4)等待下属的主动行为。

第十四条 管理人员批<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