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向一批资深骨干员工授予了股票期权,这是金蝶国际在上市后第二次授予期权。本次共有33位员工获得总额为172万股的期权,其中包括两位从美国留学回国的员工。在本次股票期权的授予后,金蝶国际共有191位员工分别拥有信托股票或股票期权。
据金蝶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集团有1500多人,其中191名员工拥有信托股票或股票期权,这说明有10%以上的员工持股。这种情况在国内的IT企业中并不多见。经了解,金蝶国际的员工对此反映是积极和正面的:拿到股票期权的人很高兴,认为这是公司对他们的一种承认;没拿到的人,会认为这次自己的条件不够,但公司还会继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只要努力踏实工作,是有可能拿到期权的。
期权作用仍在
今年2月15日金蝶国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宣布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并经香港证监会豁免,公司员工可在上市日起10年内享有高达总发行股本30%的股票期权额度。金蝶国际对外界和员工承诺: 伴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和员工期权的发放,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让上百名员工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
众所周知,国内的股票期权制目前还处于“规范试点”的推广阶段,而选择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金蝶国际率先在企业内实现向员工发放股票期权,表明其为员工带来最大福利的决心。金蝶国际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说: “金蝶国际通过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员工不断创新,为集团和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吸引更多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加盟,共同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的航空母舰。”
当然,拥有期权的员工能否最后成为百万级富翁,还要看公司的生长性和发展性。业内人士认为,股票期权能起一种长期稳定和长期发展的作用,会给员工建立一种信心和责任心:只要在公司踏踏实实地干,公司效益好,大家都会受益。虽然现在整个IT业不太景气,但由于我国的IT行业还处于上升时期,国内市场需求力度仍然很强,故国内企业所受影响不会太大。市场需求强,企业发展大。可以预计,中国的IT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发展空间很大,这是股票期权作用仍在的基础。
人们将股票期权形象地称为“金手铐”,目的是留住那些对公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同时,股票期权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些作用是高薪所不能达到的。股票期权让员工看到了希望,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员工的长期利益联系在一起,如果企业发展得好,员工就会获得丰厚的收益。当然,期权是不能当时兑现的,需要等上一段时间,这要看公司的发展和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为什么这次金蝶发的期权,33位员工都认了,这说明大家感到金蝶的股票还会涨,大家也觉得这次公司给的股票期权的价格也是比较合适的。
众说纷纭话期权
此次期权的发放,是金蝶公司上市后的第一次,在企业内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家的反映也是积极的。
陈钧(接受金蝶期权的33名员工之一):能够成为金蝶最早的一批接受期权的员工,我认为这是对我个人在金蝶所做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我未来在金蝶继续工作的一种承诺。 它将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在一起,增强了我的主人翁意识。 期权意味着风险、利益和责任。风险——公司业绩不佳,期权可能是白纸一张;利益——期权可能会带来可观的收益;责任——有一种为提升公司业绩而努力工作的责任感。
张海涛(今年8月加盟金蝶的“海归”,现任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这次获得期权):应该说金蝶的员工期权制度,是我选择加盟金蝶的原因之一。但我更看重的是金蝶在国内的品牌形象和强大的分销渠道,以及它所给予我的职位。
黄骁俭(现任金蝶公司副总裁,金蝶公司第一个兑现期权的员工):兑现股票期权,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我认可公司的发展,对金蝶的明天充满信心,自然就会将手中的期权兑换成股票。拥有期权的时候,如果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下降,期权还可以当做一张废纸。可一旦兑现,就成了自己所购买的股票,股价的上涨或下扬,都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所以我兑现期权,是我相信金蝶一定能做大做强,我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金蝶的工作中。
查翌(普通员工,无期权):此次没有分到期权,有一点遗憾,但没有太多的强烈感情因素。毕竟我到金蝶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我身边还有很多同事没有拿到期权。我想现在那些拿到期权的员工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只要我们在金蝶努力工作,业绩突出,期权总有一天会眷顾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