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物施振荣:不做悲剧英雄
施振荣追求的是百年后,宏碁这个名字还存在世上。
此刻,距2000年末施振荣公开承认失败、宣布改组差不多一年。一向自诩为“认输的赢家”的施振荣潇洒地说:“每个人都有打不完的仗,上一场输了,就要认输检讨自己,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第六个春天
明基新品牌的推出标志着施振荣最终放弃“我们都姓ACER”的策略。之前,宏碁已经完成了重组的关键,拆分代工业务成立纬创资通,合并宏碁电脑和宏碁科技成立新宏科。至此,宏碁新格局呈现:新宏科主营ACER品牌个人电脑业务以及“微巨”业务;纬创主营代工研发与制造;明基致力于电脑周边设备、通信等领域。
施振荣习惯以微笑曲线说明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两边嘴角翘起来代表价值最高的,各是“研发”和“行销”,中间凹下去价值最低的,就是“制造”。这一次,施振荣要在2004年退休之前帮宏碁动一次大手术,拿掉制造的底子,换上服务的骨架。这一次,是他继“创办宏碁”、“生产PC”、“企业再造”、“整合计算机、通讯、家电、软件和零组件事业”、“发展网络版图”后的第6次创业。
这一次,已不只是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而是企业重生(rebirth),但动过两次心脏手术的施振荣仿佛重生,站上第一线领军作战,重温当年创业旧梦。
第四种模式
然而,两鬓已白的施振荣,不只是企业家。
多年来,他在强烈聚光灯下,制造形象、宣扬理念、鼓吹宏碁。“成功时,大家倾听他成功之道;有困难时,大家也想看他是否安度难关。他在宏碁这“一只身家百亿元的白老鼠”上所做的实验、他的“鲜活思维”是亚洲企业界的财富。
精明的施振荣不做悲剧英雄,他宁愿顺势而为。例如,宏碁在80年代做电动玩具、发展小教授系列,都跟着美国大公司。施振荣时时承认,宏碁可以做老二。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研发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最明智的作法是尽快学习美国新技术,争取做硅谷高科技的最快追随者。好处是:向美国人学习是免费的。
另一方面,施振荣在管理和趋势上一直在寻找美国观点以外的新路。施振荣无疑也是提出管理新理论最多的亚洲企业家,诸如微笑曲线、超分工整合、竞争力公式、联网组织等新观念倍出。
施振荣说,目前主导全球的趋势与理论,都是以美国马首是瞻。当他到落后地区就发现,他们对美国发生的事情了若指掌,美国人主张的趋势与理论似乎就是正确的方向。他强调,我们的困难正在于此,美国观点已笼罩全球,几乎找不到另一条新出路。
面对知识经济、“专精多元”的格局,施振荣提出了主从架构、iO联网组织等理论,他自认主从架构为全球化的第四种模式。日本模式就像大型电脑主机的架构,美国模式像分散式的中型电脑,欧洲模式像各自独立的电脑,而第四种模式就是宏碁的模式——从“全球品牌,结合地缘”演变到“主从架构”这样的网络形态的组织。
知识经济是一个超分工整合的社会,在联网组织下的个人或团队,两件事情很重要:第一,在分工的领域中独立且专精;第二,要有团队精神,成为虚拟梦幻团队的一员,因为我专精的只是分工的部分,但是我要懂得如何与别人整合、合作,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以愿景贯彻领导。
施振荣还善于建立愿景。有人认为,施振荣太过于画大饼,好高鹜远。但施振荣不以为意,他说,“画大饼至少能够吃到小饼,大家会拚命往那个目标跑。画小饼,你就只能吃芝麻了。”
施振荣曾以“群龙无首”比喻宏碁分散的管理模式。他指出,由于宏碁是变化快速的信息应用产业,不是以纯制造为主,不适合制造工厂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方式,所以必须用授权、沟通而非命令的方式管理。在这种模式中,领导者更重要,必须要给员工一个愿景,当一条“有灵性的龙”,有担当地带领组织适应变化而成长。
愿景不在于是否能实现,而在于能否激发热情,迈向愿景。愿景提出后,施振荣从不放弃。他想尽方法,利用各种场合,说服员工接受远景。他在飞机上、旅途中,观察、思考、谈话,搜集素材,找寻新例子。从小木讷害羞的施振荣,长大后却善于运用语言魅力,精于沟通。他的口号,往往精简,却深入人心,例如天蚕变、龙腾演习,有中国风味。每句话里更动词连连,能号召听者起而行。
他建立愿景,以热诚沟通、培养可以执行他远景的人。施振荣说,真正的人才,是能培养人才的人。他奔波于世界各国,主办总经理训练班,亲授商场秘诀、训练第三代宏碁接班群。在公司内,施振荣成立CEO俱乐部,让四十岁以下的第二代、第三代能共聚一堂,交换工作经验。他要求第一代总经理成立伯乐俱乐部,在公司外寻觅人才。宏碁又为这些人组建千里马俱乐部,彼此切磋商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