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为理顺公司的内部管理,某民营贸易公司张CEO以15年薪万聘请Q先生做管理部经理,并与他签了一年的合同。
Q先生是公司另一位骨干A先生介绍来的,有很不错的业绩资料。但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张CEO发现,Q先生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原来一向从事的是大型制造业的管理,从没涉足过贸易,管理的思路与自己不一样;不懂技术,业务上难以沟通;比较自闭、自负,表面上挺服从,实际上听不进,今天给他讲了一个新观念,第二天他说的还是原来的话。三个月后,张CEO提出解除合同。
Q请求:“再给三个月的机会,一定给你做好。”三个月后,要他做的管理制度是赶出来了,但脱离公司现实,用不上。 张CEO给Q两个建议:“离开公司,给你一定的补偿;或者是换职,留在本部,工薪减半,这样你仍有机会来证明你的能力。”
第二天,Q把公司电脑里的资料复印了若干份,扔在张CEO的桌面上:“你要我离开公司可以,但你得补偿我30万元。如果你不补,公司资料在我手里,我可以找税务局,找客户揭发你。”
张CEO这下可大跌眼镜啦!聪明的你,快帮张CEO想个办法!
――――――――――――――――――――――
[网友解答]
juley@163.net
面对Q先生这种人,张CEO第一要冷静,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Q先生看出破绽,不露声色地了解Q先生所知道的公司“问题”,稳住Q的情绪;第二、分析Q所了解的“问题”的严重性,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公司违规行为有可能受到的法律制裁;第三、召集心腹分析Q的心态及对Q所知道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整改,应付有可能的法律纠纷;第四、找Y进行谈话,摸清Q的背景找出其弱点所在;第五、针对Q的弱点,载赃于Q,反咬一口;第六、一切就绪以后,找Q谈话,鹿死谁手,看谁更黑。
刘立lllq@peridot.com.cn
公司发生这种事是公司的制度不完善。第一Q先生不能留,可以先召开一个紧急会议,把公司的帐先处理好。如果自己公司处理有问题可以请外面的会计师协助处理,有必要还可以请税务局来协助。公司只有按国家的法律执行才能永续经营,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感谢Q先生,因他指出了公司的重大错误。
mckt@bdinfo.net
答应他,约定时间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资料,同时向公安局报案,当场揭穿!
001
张经理遇到的问题,实在是所料不及。针对这个突发性的问题,我认为张经理应坚决态度,决不话软。对他晓之以厉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因为Q先生的这种做法是明显敲诈勒索,是法违的:或许公司帐目上会有些许问题,可以和Q先生谈谈但30万元是绝对不可能的。张先生应做好两手准备:1)请Q先生走人,做好行使法律手段的准备;2)与Q先生谈价,30万元是绝对不可能性的。
005
处理原则:绝对不能够让步,否则可能还会有下一次。
问题分析:
一定要把这方面的谈话给录下来,如果可能最好摄像。
如果公司没有什么经济上的把柄,告他勒索。
如果公司的账面上面有问题,且被揭发以后不会有超过30万的损失,操作如上;
如果会有超过30万的损失,可以考虑:
1、 欺骗,比如说把账目修改,最起码不被发现问题;
2、 反恐吓,如找几个外面的兄弟给他一些再教育;
3、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可以先给他钱,修改好账目以后再告他勒索!
4、 告诉他昨天已经把所有的资料作了修改,她手里的是垃圾(可能性比较小)
009
他的优势:有公司的一些账目资料,很可能有问题。
对策:可以用缓兵之计,以原来的条件把他留下来,如果他坚持要30万,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再设法修补帐目问题,等到他的资料已经不能对公司造成危害时叫他走人。
jerson_999@china.com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的人得让他滚蛋。为了避免损失得做的策略一些。得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稳住他,再弄清到底他掌握了什么资料。如果确实是税务方面的问题,无疑这种问题迟早要解决,在出问题之前将隐患消除。如果是合作方面的问题,先与合作伙伴沟通,达成谅解。这样,他的资料失效了,公司的损失回减小。接下来,因该是反攻了,可以将他的品性通过技巧的方法公之于众,主要是使他的个人信誉降低,说话没人信,以后不会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等这一切做好后,他就可以走人了。
――――――――――――――――――――――
[真实方案]
张CEO立即采取措施:报警。他一眼看穿Q先生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张CEO说:“要是我有问题,理应立即指出,为什么要提30万的条件来威胁呢。”敲诈勒索已触犯刑法,要治罪的。
张CEO打电话约Q先生谈谈,他不谈。秘书在Q先生档案找出Q先生的住址,第二天张CEO带着办公室主任找到Q先生家。地址是真的。由此张CEO推断,Q先生做的一切不属处心积虑。张CEO对他说:“这样吧,我补偿你两个月的工资,大家摆平。”Q先生不要,又把“要30万”的话重说了一遍。最后Q先生还很强硬地说:“我把我要说的都说了,你听不听是你自己的事。”这一回,张CEO没吭声。
过了两天,张CEO请Q先生的推荐人A来谈别的业务,顺便告诉A,Q先生的事已报警。张CEO说:“我已经不担心了,一切在我掌握之中,那天在Q先生的家里,Q先生把‘要30万’的话又说了一遍,我口袋里装了录音机,全都录了下来。这是他勒索的证据,是警方教我取证的。”
张CEO的“蒋干盗书”这一招,又一次灵验。
第二天,Q先生主动打张CEO的手机:“对不起,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实在是我心里一时摆不平做出的事,望能谈一谈。”次日,Q先生主动来找张CEO,张CEO兑现承诺,给Q先生补了两个月的工薪,大家好说好散。 张CEO事后说“我从他人和自己身上的越来越多的事实中受到教育,明白一眼看穿人是不可能的,世上没有人能具备这种奇妙能耐。对于新招的人才,只能靠试。懂得此道理后,看错人也就不足为怪,更不用沮丧了。”
“在Q先生的问题上,我犯了一个不应该犯的错误,是没有试用就过于自信地许诺并签约年薪15万。公司为我的错误,付出了士气、时间、资金的代价。
Q先生事件又让张CEO往深一层悟出:搞管理不能靠一、两个人,要全员全面参与,全员制定,自觉执行。事实证明,他们也很强。做技术的人,一般逻辑思维都是比较简明扼要,比较客观。他们有朴素的管理意识和技巧,只要适当指点,就能做得好。(来源:登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