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关于“志节”情操的体现。因此,对于曾经离开企业另谋发展的员工,不论员工本人或者是企业,对“回头吃草”的行为多半存在一种矛盾的情结 员工究竟是浪子回头呢?还是走投无路?
于是,大多数的“好马”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奔驰,以寻找更适合其发展的栖息之地;而少数回头的“好马”,往往要经过一段重新适应的过程,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表现,或者因无法适应再度远走高飞。
随着环境及价值观的转变,“企业究竟该不该用‘回头马’”再度成为企业关心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是否应该雇用回头马:
企业文化
在单一价值观的组织,雇用“回头马”可能会造成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怀疑,甚至混淆或不予以重视,而“回头”的行为亦将形成对组织行为规范的巨大挑战。而鼓励多元价值观的组织则有较多的视角来处理价值的冲突。
所以,在员工尚未建立正确的认识之前,应避免雇用“回头马”,以免造成员工认为企业鼓励员工到外面“潇洒走一回”,再回到企业升官发财。
组织制度
在聘用程序上,企业须重新审核“回头马”的资格,包括学历经历和工作绩效。考量的重点在于其返回企业任职的动机,以及离开企业期间的绩效及行为表现。如果员工是“浪子回头”,较能对企业认同及做出贡献。如果是“走投无路”才返回企业任职,则问题较多,对企业的助益相对较少,甚至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在薪酬体制中,“回头马”往往要求更高的工资或福利,以显示其回头“价值”。因此在薪资待遇方面须考量是否有合理的设计,以服众口。在年资的设定方面需考量是否有相关行业的经验。如果不是相关经验的话,则不能等同认定,一般是折半认定;并且须在一定的年限内,认定其年资的延续,理想的期限是在一年以内有效,否则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
用人管理
三国时代的曹操曾以“常格不破,大才难得”的用人原则成其霸业。因此,企业不但要以“纳百川以入江河”的气度来接纳重返企业的人才,更要主动出击召回失去的人才。
但是,对于“回头马”不可过度强调其离开企业期间所增加的经历及附加价值,以免引起其他员工形成“驿动的心”,竟相求去。亦不可以不信任的心态加以对待,而挫伤其自尊心及积极性。而要发扬其个人的长处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并且帮助其调整适应。正如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 曾提出“员工的生产力决定于态度”,如果企业能善于运用 “回头马”的长处,激发工作动机,则将提升员工的生产力。
竞争战略
从人力资源的战略角度而言,“回头马”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多元的价值观,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问题及应对环境转变的能力,对于企业人才的开发,提供了另一种新的思路。
员工离开企业的期间,如果依旧在同一行业中继续发展再重返企业任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外传当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重返企业任职的员工,亦可带来竞争对手的重要信息,可将同业的组织,战略及管理方面值得借鉴的信息与企业分享。如此,可以增进企业与同业竞争状态的比较,学习同业的成功经营模式,产生正面的贡献。
但这种竞争战略用起来尤需慎而又慎。台湾有一家企业鼓励员工跳槽,到处学习同业经验,再回本企业服务。其主要人才培育的理念是:“同业的成功经验可加速组织的成长。”此理念的确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加速了这个企业的成长,使其成为台湾十大企业团之一,但是也导致了其后来走向灭亡。因为大多数员工多半存有求去之心,一般员工(包括管理层)的流动性极高,有一位总经理甚至以“三进三出”而引以为傲。最后,企业的人才不断流失,在经济不景气时,就回天乏术了。
究竟怎样判断企业该不该雇用重返企业任职的员工呢?原则如下:
1.“回头马”是否认同本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而不是借跳槽的经验哄抬身价?
2.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是否已制定“回头马”的任用标准及程序?
3.员工是否能正确认识及支持企业雇用“回头马”,并且相信企业有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加以规范?
4“回头马”对于企业是否能带来“增值”,提高企业竞争的优势?
作者陈威廉,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学院,慧通管理顾问公司(GloManagement Technology Group)合伙人,美国管理协会(AMA)及多家跨国培训和发展课程的授证讲师。
(贴士)
跨国企业如何对待“回头马”
世界级企管顾问公司如麦肯锡、安达信等在历经人才流失之后,都表示不排斥离职投入网络创业却铩羽而归者重返公司。麦肯锡纽约公司媒体公关主管Andrew Giangola就表示:“公司对考虑让离职创业失败员工重返一事持开放态度。在过 去处理的个案中,我们对在其它职场获取不同经验者并未加以排斥。”
对于离职的员工,IBM人力资源部经理会经常保持跟他们的沟通、聊天,听他的意见,关心他们离开IBM后干得怎么样,想不想回来,并没有因为他们离开IBM而对他们冷淡,在这种文化下,很多原来离开的员工又重新回到了IBM。
摩托罗拉公司对离职员工有专门制度:如果公司员工离开公司后90天内重回公司,其工龄将在离开前的基础上延续计算。摩托罗拉认为想出去看一看、闯一闯是年轻人特有的心态。这种经历往往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训。这些人才如能再回来,反倒会更踏实地工作。于是,摩托罗拉公司的人才跳槽离去后,公司人力资源部仍会与跳槽者保持联系,并向他们表示,公司欢迎他们回来。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有几个高层管理人才都是跳槽后又回来的。
不过也不是每一家大公司都如此豁达大度。财经界享有盛名的摩根史坦利就明白表示,不欢迎dot-com创业失败的离职员工重作冯妇。(来源:亚太人力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