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怎样调整员工的薪酬?

刘大卫

当企业面临市场消费指数上扬、劳动力供不应求、资深员工增加、劳动生产率提升等情况,就应对员工的薪酬作局部或整体的调整。

如何调整,归纳而言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整体调薪。即对企业的薪酬方案进行整体改进,除考虑市场因素外,还应考虑企业的综合因素,同时对职位进行重新评估,从而重新构建企业薪酬体系。

二、局部调整。具体又可分为四种方法:1.均衡制,主要考虑物价因素,且对所有的员工统一加薪,比例相等。2.绩效制,如设定比例法、平衡预算法等,主要根据绩效来调整薪资。3.中点比率制,按员工薪资与该工资级别的中点相比所获比值来确定加薪比率。4.中点加薪制,根据全体员工薪酬总额与总薪酬中值比率值来决定加薪值。

那么,具体操作时应采用何种方法调整薪酬?一般而言,调薪的目的虽然各不相同,但根据实践经验仍有以下规律可循:

一、调薪的目的是提升职务薪酬,即根据公司支付能力、人力总成本及市场供需来调整某职务的薪酬水平。此时一般宜用整体调整法。

二、调薪目的是提升个人因素薪酬。对于某些职位来说,个人因素对业绩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应根据任职者个人因素并参考市场水平对其薪酬进行适当调整。此时宜用局部调整法。

三、调薪目的是根据工作绩效提升薪酬。这与企业业绩、利润安排密切相关,也宜采用局部调整法。

虽然员工薪酬调整时所涉及因素相当多,但一般做法是先把所有的职位分成二大类:

一、与人相关性很强的职位。即职位上的“人”是导致该职位成功因素的关键。如销售经理,不同的人担纲此重任所产生的结果也完全不同。我们一般称之为“弹性职位”。

二、与人相关性很少的职位。如清洁工,相比较而言与人的关系并不太大,一般称这类职业为“刚性职位”。

对弹性职位人员的加薪,一般情况下更注重绩效,因而常用局部调整法;对刚性职位人员的加薪,则更注重物价等外界因素,因而只有在整体调整时才会考虑。

以上所述,均属平时所说的加薪“原理”,具体到各企业的“习题”,则需企业HR人士来认真解答。(来源:人才市场报)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