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大是台湾著名的管理专家,他创立的林正大管理研究中心对“职业管理者”颇有研究,他提出的职业管理者的“12项修炼”在业内有一定的反响。日前,在某人力资源研讨会上,林正大先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林先生说:“企业”的“企”字上面是个“人”,去掉“人”字就会变成“止业”,也就是说企业如果少了“人”,公司就会停止营业,无法运行,可见人才对企业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人才,就是能够理解老总的经营战略和目标,并有效地落实到自己部门具体工作中的人,我们称之为“职业管理者”。这些人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管理技能,他们是公司的重要骨干,能够承上启下、独当一面。但是由于受目前教育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的制约,“职业管理者”在人才市场上非常的稀少,所以作为企业如果要迅速发展壮大,唯一的办法就是透过人力资源部门找寻有潜力的人才,或是从公司内部寻求优秀人员加以培养。
林正大认为,职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可分为4大类,12项,即所谓职业管理者的“12项修炼”。
一、专业风采:主持会议,沟通表达,个人管理;
二、思维技能:拟定计划,制定决策,解决问题;
三、组织技能: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培养部属;
四、绩效管理:制定标准,成果管制,绩效考核;
林正大先生着重强调了第一方面:专业风采。认为专业风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主持会议。“管理者不是在做事便是在开会。”虽然有点戏称的意味,但也说明了会议是组织中互相沟通信息、交换意见以及形成决策的重要活动,如何把会开好,便是一件重要的事。会议主要有三种类型:讨论型、传达型和共识型。辨清会议类型,做好会前准备,包括议题选定、参会人员确认、场地布置、如何控制场面与时间、如何处理争议、如何引导发言等,都是职业管理者应有的技能。
2、沟通表达。沟通方式分为书面和口语两大方面,职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便是不断的沟通,培养清晰、精准、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是每一位职业管理者的必备功夫。
3、个人管理。个人管理首先要从时间管理着手,除非把时间管理好,否则没有办法管好其他的事情。其次是终身学习,职业管理者如果在半年内没有学习新东西,便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另外一件重要的个人管理课题便是保持健康与活力。最后一项需要个人管理的便是EQ,所谓的情商,保持快乐的心情和高昂的斗志,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与影响,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来源:人才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