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情景:一位刚刚被部门经理批了一顿的员工急匆匆地走进了一间神秘的办公室,一个小时以后神情安定地走了出来,回到经理那里与他握手言和;一群初出茅庐、工作上处处碰壁的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以后很快融入了集体,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原本士气低落而又互相扯皮、冲突的业务部门,在经历了几天的特别培训之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心协力,业绩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飞跃。
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改变了员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呢?这位神秘人物就是在不久后可能会出现在企业内部的“总心理师”。总心理师的设想,来源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心理学方法的提议。这个职位的具体职责是:负责全员职工之间人际关系障碍的突破,提高全员职工协同作战的层次;负责全员职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负责建立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等。总心理师兼培训、启导、辅导三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间的最佳沟通,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竞争环境日益残酷,“活得真累”是时下职场中老总、职工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句话,尽管可能“操心”的事儿各有不同,但是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超越了知识和能力层次。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挫折、失败和不满,加上大众对情商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各种精神症状,例如抑郁、狂躁以及心理疾病等,发病率上升,大量人群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白领一族,在工作之余找心理专家做咨询已不是新鲜事。
由于目前还没有在企业设立总心理师职位的先例,对员工可能产生的反应也无法估计,很多企业在具体操作上谨慎从事。专家认为,推广总心理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家机构单独能够完成的,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参与和支持,如果有企业能率先做出尝试,这对于充实理论、探索模式将大有好处。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无须设此岗位,需要培训、咨询时可以再请外面的专家。其实有资料显示,企业外请咨询、培训人员,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还无法保证持续、连贯的效果,加上外部人员对企业内部的了解不足,实际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因而企业内部设置咨询、培训专家,从长远来看,优势和效益都是明显的。
目前最大的制约,应该是缺乏既懂人力资源管理,又堪称心理专家的复合型人才,这还有赖于随着总心理师被接受程度的不断深入而同步解决。也可以尝试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路子,有机地整合实践与理论资源。
我们相信,企业中出现总心理师的那一天不会太远。(来源:人才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