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公司年底新命题:如何留住骨干?

□文/实习记者 毛培敏

留人序曲:绩效考核谈话

林洪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再过十分钟就要开始和公司董事的谈话,内容当然关于今年一年的绩效考核。

林洪在东兴货运代理公司干了三年,从一个刚入行的毛头小子渐渐地被公司所重视,现在林洪已成为了销售主管,掌握着公司60%的业务关系。不过最近,他挺紧张的。原来是林洪对现在的薪酬不太满意,已经有好几家公司向他抛出了绣球,条件要比这里好许多,林洪准备在绩效考核谈话时摊牌。

年底临近,职场又在酝酿一场大变动。这些变动能够触动公司痛痒的并非普通的白领,而是掌握公司命脉或是不可或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去者虽有去意,却在这个时候也不愿明示。而公司管理层也意识到现在是非常敏感时期,虽然察觉到了异样,但是重要管理人员的离去带来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当高层职位出现空缺时,如果优先考虑“猎人”的话,这种做法的失败率在50%-75%之间。而每当企业从外面找人来担任高职位时,内部员工的士气总会受到打击。同时,一个外来人员要熟悉新的工作,通常都会影响原有工作的进展。所以许多公司宁愿极力挽留,也不愿立即放弃。

于是,绩效考核谈话因此变得微妙起来,双方都明白对方的意思,却只能心照不宣。“对于公司的KEY PERSON也就是关键人物,我们会在谈话时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按照一年的绩效评估,安排适合他发展的位置,使用软性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灵通网高级公关经理沈琼分析公司的留人原则显得十分人性化。

只要是公司希望挽留的人才,一般在绩效考核谈话时,公司会对一年的成绩高度肯定,先发制人是常用的方法,在员工还未正式提出离开之前,先提高待遇给予升职,这样多半的员工会重新考虑去留问题,结局也是皆大欢喜了。

基本招数:加薪升职

和普通的白领不同,有离职打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决定离开公司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工作环境变差,伙伴的不默契,甚至矛盾激化产生对立面,工作心理障碍,生存环境变化以及发展空间变得狭小,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压力,对工作失去兴趣,致使一些管理级的人员也产生离开公司的念头,有时候他们一旦做出了决定,想挽回是非常困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薛维舟分析,管理人员离职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其中对环境的不满和对个人发展空间的渴望得不到重视尤为多见。

所以许多公司除了改善工作环境、每年加薪、升职、给更多的带薪假期、为员工购买保险等物质条件外,提供培训,成为企业留人的新举措。

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管理知识和技巧,也开拓了个人的发展空间,更预示着可能升迁更高的管理职位。也许在试过众多的物质挽留之后,培训会成为企业留人的新法宝。

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是IBM留人的最好方法,IBM为每一个员工制定IDP自我发展方向系统培训,让员工在培训之初就明确目标职位的方向,并且创立导师制,让学习变得系统而有效。除此之外,IBM重视的是人性环境的营造,轻松并且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氛围是IBM的标志。“我们用企业文化留人,许多人走了之后还会回来,他们舍不得的是这里的环境。”其公关部经理陆学英觉得这才是留人的最佳办法。

公司留人的方式可谓千奇百怪,想尽花招,但终究离不开一个“留“字。只要是公司迫切需要的,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可以迁就,但是也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公司,去留随人。

点子

公司留人哪几招

一、情感感化型

1、CEO谈话。通过诚恳地肯定被挽留者的成绩,激发他与公司的情感联系,让他觉得被重视。

2、伙伴挽留。让与被挽留者朝夕相处的工作伙伴做工作,使被挽留者对工作团队产生依恋心理。

二、物质刺激型

1、加薪。这是最原始的留人方法,但通常有效。

2、给更多的带薪休假。最近比较流行的挽留方法,可避免公司产生长期的高支出,让被挽留者感到CEO对自己的重视。

3、送分红权。对于非常重要的人物,公司除了给予更多的现金承诺外,还开始选择与被挽留者绩效挂钩的股权赠送或分红权赠送的方法,既留住了人,又让他有更加努力的动力。

三、事业诱惑型

1、升职。职位往往与事业紧密相连,对于努力工作想取得成绩的人,这一招很有效。

2、委任新项目。给被挽留者以独当一面的机会,全面负责一项新的重要工作,让他有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3、给培训机会。对于有潜力的被挽留者,给予培训机会,可进一步开发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也让被挽留者看到自己的前途。

公司意见

分手后,请还来找我

陈闻在欧莱雅算是老员工了,自从欧莱雅上海公司成立,陈闻就进入了欧莱雅,5年的奋斗见证了欧莱雅在上海的成功,也让他从职员成为了化妆品部门的经理。优良的管理业绩、友善的为人,从主管到同事都对他赞赏有加。这一点让陈闻感到欣慰,也让他对个人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渴望。

陈闻决定到外面深造,学习更多的管理技巧,回来后再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接到哈佛大学MBA邀请函的那天,陈闻觉得特别兴奋。第二天陈闻来到了主管办公室,告诉主管自己赴美求学的计划,并且一个月以后就要开始准备,到时不得不离开公司了。出乎陈闻的意料,主管没有立即同意陈闻的辞职,相反地主管极力挽留。原来陈闻的表现一直受到公司的关注和重视,认为他是一名极具潜力的员工,5年的时间使他对公司完全了解,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如果离开的话无疑是一大损失。

于是主管提出了一个两全的建议,希望陈闻在哈佛读完两年MBA后,继续回到欧莱雅工作,到时不仅在薪金上会有比较大的增长,陈闻的留学经历会适合更高的管理职位。”这真是一个双赢的建议,考虑到品牌形象和长远的发展,我还是会选择回来,毕竟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现在陈闻已经踏上的赴美留学的征途,在这里期盼他早日归来的除了家人还有欧莱雅公司。

个人主张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赵健是一家4A公司的广告创意总监,才华横溢的他创作了不少经典的广告,因此深得CEO的重视,每次开会他的意见对CEO的决定颇有影响。顺风顺水让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也很喜欢这家公司。

前不久因为拍摄一个洗发水的广告,在预算和演员的使用上和制片人发生了分歧,最后争执起来。从此赵健对公司的工作环境开始不满起来,也因此有了离开的想法,“这个圈子实在太小,我本来只是想看看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地方,还没有决定走不走呢,谁知和其他4A公司人事经理接头的事传到了CEO的耳朵里。”于是CEO立即找赵健谈话,答应他加薪25%,外加一个月的长假,公司负责来回飞机票。但是关于和制片人的相处,CEO却一笔带过,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实我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毕竟一些能够代表我的广告是在这里产生的,但是没有了愉快的工作环境怎么会有好的创意呢?”赵健有些无奈。

来源:生活周报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