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震撼人心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的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还在于它启迪人们智慧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沸沸扬扬的三国争斗给当代中国的人才大战、谋略制胜、市场竞争提供了雄浑的经典依据。
揣本《三国演义》玩人才竞争
■蔡恩泽
《三国演义》与人才大战
一部三国演义,也是一部人才演义。逐鹿长江流域的魏蜀吴三家,无不罗致人才,为己所用。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刘备帐中的诸葛、关、张、赵,曹操麾下的许褚、徐晃,孙权殿前的周瑜、黄盖、鲁肃,或谋臣,或武将,无一不是佼佼人才,盖世英豪。群雄角逐,先夺人才。三国的领袖们推行唯才是举的人才方针,不论出身贵贱,不看社会关系,凡有超尘脱俗的才能者,一概收罗。刘备三顾茅庐,感动草堂春睡的一代英才孔明,已成千古美谈。奸雄曹操求贤若渴,广招天下名士风流。就是比较保守的孙权,为了保卫先辈开创的基业,也能广纳贤才。由于三国首领的开明豁达,任人唯贤,人才流动空前绝后,为三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推波助澜,谱写了气势悲壮的历史篇章。
三国的人才战略,对今人颇有启示。时下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言辞恳切的招贤宣传,表明当今社会欲成大业者以才取胜的明智之举。华东某市一大机关,每个部门首长的案头都有一部《三国演义》,他们的座右铭由市委办公厅统一印制,上书《三国演义》的千古名句:“山不在高,海不在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市委的人才战略吸引成百上千的人才依附本地,营造了宽松的人才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为了挖掘人才,企业家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深山探宝,呼唤芝麻开门,靠人才发财。珠海惠特曼电子集团的总经理为了在特区电子行业中称霸一方,怀揣《三国演义》,8次北上甘肃,在古城兰州游说一名电子专家到珠海共创大业,亲自为这位专家扛煤气罐上下8层楼,以致扭伤了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专家最终被感动下海。厦门大成化工有限公司专门设置13人的高级智囊团班子,由中国权威的化工专家领衔统率,在沿海发达地区几百家化工企业中独占鳌头。公司为这13位专家每人安排一大豪华住宅,还配备手机、电脑、电传、彩电。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贤士遇明君,必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上海浦东海天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M为感激总经理的知遇之恩,临终前把自己悉心研制大半辈子的WR电子测矩仪奉献给公司,使濒临倒闭的海天集团一夜之间枯木逢春。一位《三国演义》评论家曾说过:“当今人才之战颇有三国遗风,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抱胜利。”
《三国演义》与谋略制胜
《三国演义》的谋略可谓博大精深。三十六计渗透于三国群雄争霸的始末。从政治斗争到军事斗争,几乎每一次较量都是谋略的斗争。群雄逐鹿,赤壁鏖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一,无一不是谋略制胜。三国的谋划可谓计谋大全、韬略经典,堪称世界之绝。难怪日、美等国大财团的资本家也视《三国》为兵书,研读揣摩,爱不释手。
三国的谋略引起当代中国各级领导的注目,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谋略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一个小的企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便会招致亏损破产。于是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一改以往“拍桌子、拍胸脯、拍脑门、拍屁股”的官僚作风,开动脑筋,学会思考,精心策划,指导工作。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家乡,某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人手一套《三国演义》,许多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引用三国的警策之言,倒背如流,信手拈来。在松花江畔,某市市委宣传部长利用市委扩大会议特意作了一场三国谋略的报告,与会者无不称奇。西北一军事院校开设《三国兵法》课程,系统教授三国的谋略,并实兵演练,学员们指挥才能颇见提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风云中,企业家们不得不求助于谋略。商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关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市场营销的谋略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合肥一家航运公司的老总于日理万机中忙里偷闲攻读《三国演义》,冥思苦想一个个计策,以应付同行的围剿、欺诈。当然也有的企业将三十六计运用于营销之中,用美人计搞公关,用连环计去离间,用空城计来偷税,屡屡得手。这也提醒人们要提高警惕。正如北京大学的一位学者所云:“三国的谋略一旦与社会现实接轨,五花八门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波谲云诡,深奥莫测。”
《三国演义》与市场竞争
三国鼎足,鹿死谁手?其间充满着剧烈的竞争,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魏蜀吴三家的领袖就是在这种漫长的竞争中创业守成,伺机吃掉对方。而支撑他们图谋大业的精神支柱就是浓烈的竞争意识。
这种亢奋的竞争意识也强烈地感染当代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们以三国领袖特有的坚定信念、恢弘气度、多变权谋和不懈追求,迎接市场的挑战,击败对手,抢占市场制高点。不竞争就意味着缴械投降,只有参与竞争,才能在竞争中求生路,求发展。南京双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创业伊始的一个小门市,经过10年经营拼打,一路冲杀,成为惠普、联想的最重要的代理商之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在政府采购中频频得手,屡屡中标,如今在繁华的南京电子一条街珠江路上名气很大。鸟瞰武汉三镇的龟山之巅上的巨幅广告牌,是华中一家实业公司花费几百万元之巨而独领风骚。苏北某镇一处黄金地段,引发数家金融企业旷日持久地争夺,最后是一家熟谙三国兵法的财团捷足先登。珠江三角洲一家半死不活的企业,新任厂长的就职演说就是《看三国话竞争》,他用三国近百年的竞争史教育全厂员工,树立竞争意识,与企业同兴衰共荣辱,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厂三年三大步,扭亏为盈,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来源: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