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雪根
当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罗钊明要在回省工作和下海经商中做出抉择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大概是因为他的血液里有开过钱庄的爷爷的基因。
10年前,26岁的罗钊明就开始担任香港香江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在北京,香江国际一直致力于投资房地产业,开发的科技会展中心和建设中的北京财富中心已成为目前中关村和CBD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从仕途转向经商的罗钊明已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2000年在美国获了两个奖:在第六届世界创业者大赛上获”杰出经营管理和人生哲学奖”和在第七届世界青年企业家高峰会上获”世界青年企业家奖”。
专访
记者:您怎样应对从政府官员到管理者这一角色的转换?
罗:l992年,我从中央党校直接下海,心理上有一点患得患失,但我很快就适应了。靠的是:一把心态放平;二要从零学习。对学习经营,我一直有浓厚的兴趣。1994年,读MBA时,公司在亚运村,我5点下班,6点要赶到中央党校学习,一直到晚上l l点,只能喝点开水充饥。
记者:您最骄傲的成功是什么?
罗:作为管理者,最大的成功是带出了一支团队。香江国际的团队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有活力,人员都很年轻,但都能担大任。
建立一个扁平开放的、平等竞争的、尊重技术的、善于学习的企业,是职业管理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发展不应留下太深的个人痕迹,行政型团队难于为继,只有技术型团队才有持久发展动力。我致力于建设的是一支学习型、技术型、思考型的职业团队。创造一个理想信念,以事业纽带把大家联系起来。
记者:作为管理者,您最难忘的失败是什么?
罗:目前我还没有失败过。因为我始终坚持量力而为、留有空间,并且实事求是地发展。
记者:您认为职业管理者的使命是什么?
罗:职业管理者有四项使命:一是战略选择,必须坚持务实求稳的原则,迎接任何机会与挑战;二是资源整合,包括公共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社会资源、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三是文化塑造,创造一种企业的主流文化;四是人力资源管理。
记者:作为管理者,您的强顶和弱项是什么?
罗:我的强项是资源整合,这与我早期工作经历和性格有关。年轻管理者无钱无权,只能以热情快速整合资源,并化为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同时,由于信息、体制、技术手段、管理等原因,资源相互隔离,必须整合才有价值。
团队管理也是我的强项。带好一支团队,有三点很关键:一要选好将,个人品德、爱好、判断、能力最关键;二要关心他们,给他们提供精神支持和服务,而不仅仅是行政管理;三要给予发展空间。在企业发展早期,可以教他们做。企业发展后,指出目标后就应放手让他们去做。
我的弱项是财务。我不管钱,只负责赚钱。
记者:香江国际当前面临怎样的管理挑战?
罗:大企业病是企业做大后面临的最大挑战。自高自大、铺张浪费、帮派林立、职责不清及自我中心都是其病症。
记者:您从中获益最大的管理书籍是什么?
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第五项修炼》,我自费买了一批送给员工。我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技入并能从中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能力的企业。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才可以建立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及团队。
记者:您有什么个人爱好?
罗:看书和运动是我的最爱。爱看哲学、经济类书籍。在企业内部,我也鼓励员工学习和运动。凡通过《走遍美国》或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的,都可以涨一级工资。我还向员工推荐了5项行之有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