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主语是人

访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元

  《中国经营报》:现在包括学术界、经济界在内,很多人都在讨论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王元:这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在全球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竞争力的话题引起关注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另外,目前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很活跃,但是竞争力不是一个“筐”,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竞争力,为什么在执行中打折扣

  《中国经营报》:实际上,很多企业在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也有很好的想法,制定很好的制度,但是一执行就打折扣,是什么原因?

  王元:这恰恰反映的就是领袖和管理团队的问题。无论是好的管理理念还是好的制度,不仅要靠领袖也就是企业家提出来,也要靠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来执行。

  《中国经营报》:您认为检测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王元: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覆盖率,赢利能力,产品附加值,技术与产品储备,这些可能都很重要。还需要特别提出注意的是,还要看企业的产品所在市场的成长性,比如这个市场是不是成长型的市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朝阳产业。中国企业,最缺专家级管理团队

  《中国经营报》:那么中国企业应该怎样提升核心竞争力?

  王元:这要区别来谈,大企业要采取名牌战略,包括产品的名牌和企业的名牌,然后进入国际市场。要形成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成本上的差异化战略,要健全企业投融资机制,建立更有效的资金结构,加强经营管理都是需要注意的方面。但制度和技术是可以模仿的,而人是模仿不来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语是人。

  《中国经营报》:那是不是说要保持核心竞争力会很难?

  王元:对,因为中国企业不乏领袖人物,但是缺乏专家级的管理团队,所以在的中国企业,领袖人物的个人操作成为企业成长胜败的关键,波动性就会很大。而有一个智囊团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不过中国现在还没有健全的管理者市场,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可以广泛地猎取和充分地筛选。

  《中国经营报》:在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要不要学习国外的企业?

  王元:可以,但应该把别人的特色和我们的特色相融合,在后工业时代应该注意博采众长,不要单一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国的企业。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