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危机管理的警钟为谁而鸣

跟一位老总聊天,谈到非典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我提醒他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市场变化,尤其要加强企业的危机管理。他很不以为然地说:“你说的那都是国外企业的事,国内企业还没到什么危机管理的层次呢。”

这让我想起与此相关的一件事。一位朋友刚好最近做了个调查,是关于汽车行业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据他了解,目前国内的汽车行业在应急管理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企业在非典疫情发生后,才想起找咨询公司,或者临阵磨枪地成立个应急小组,而有的企业连这方面的基本意识都没有。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在国外已经很成熟的危机管理,在我国还远远谈不上。”

一些人认为,危机只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况,危机管理只是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才有,像非典这样的情况毕竟很少很少。其实这是种误解,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市场的突然变化和危机的降临,如管理界公认的几个危机管理的典型案例,都是任何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强生公司的“泰诺”药片事件,日本雪印公司的牛奶中毒事件,英特尔公司的问题芯片事件,以至我们熟悉的南京冠生园过期月饼事件等等。

显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不是企业所能预料到的,而一旦处理不当,结果却都是企业不愿看到的。同样是用户中毒,强生公司坦诚向用户认错,并花1亿美元巨资收回产品,结果在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收回了失地;而雪印公司却因为缺乏诚意,使品牌受到严重伤害,专家预言,要恢复原有信誉需10年之久。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中肯定包括对于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不重视危机情况下的企业管理,就有可能使一个原本很有竞争力的企业,突然死亡或者陷入深度休克。也许,非典疫情的发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企业:千万不要以为危机管理离我们还很远,它就在你的身边。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