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CEO与员工新关系: 平等与互动

面对着新经济的冲击,企业如何建构起一套新型的人力资源体系,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搭建起一座全新的联系桥梁,成为许多人力资源专家研究的问题。为此,本刊对人力资源专家庄仁甫先生就如何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进行了专访。
  互动的基础:沟通素质
  庄先生认为,在新型的人力资源体系下,管理者应该具备以下5点基本素质以适应新经济的管理模式需要:战略决策;营建成功团队;沟通;不断学习并创新;教练/影响力。
  同时,员工也应当具备以下5点素质:以顾客为中心;协作;积极地行动;不断学习与提高;沟通。
  我们看到,如果让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集合与员工应当具备的素质集合相交,这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在当代人力资源体系下应当具备的共同素质―――“沟通”。
  沟通的关键:平等意识
  沟通为什么能够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成为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具备的基础,庄先生从新型的人力资源体系背景下重新审视管理者和员工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说明。
  第一、“借力打力”的管理方法。新型人力资源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产生“互动”。传统人事管理体系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命令式的单向流动,员工是执行管理者命令的机器,而在新型人力资源体系里,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则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关系。要达到平等的互动关系,就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双方主动地改变传统的理念,积极地与对方沟通。
  第二、管理者从“发令枪”转变为扮演“教练”。在传统人事管理体系中,管理者依靠职位权威进行命令式管理,而在新型人力资源体系中,管理者则是依靠知识权威进行能力管理。现代管理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职位建立权威,而要依靠自己的领导能力来扩大自己在团队中的影响,这种领导能力既包括知识方面的,也包括沟通方面的。管理者的工作也不再是对员工单纯的发号施令,而更多的是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支持。员工也不能够机械地等待管理者的命令行动,而要积极主动与管理者进行沟通。
  第三、“性本善”的管理理念。新型人力资源体系的价值观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传统人事体系中,一切管理理念都建立在对员工的不信任上,即首先假设员工是不诚信的,然后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而在新型的人力资源体系中,维持团队稳定的纪律依然存在,不同的是管理者和员工都首先假设对方是完全理性的个体,即管理者相信员工是具有自觉性的,员工也相信管理者是公平理性、可以信赖的。纪律的目的从防范员工违规转变为对破坏诚信机制的个体进行惩罚。
  平等的构架:HR新任务
  在新型人力资源体系下,人力资源部门在处理管理者和员工关系方面的作用将会加重。
  首先,人力资源部参与公司决策,架构起公司的内部结构。从过去的员工只对一个CEO负责的单线式结构,转变为“多级、多向”负责的网状结构。人力资源部要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责任权限。
  其次,人力资源部要把新型的人力资源理念带进公司,要让CEO,非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以及员工都建立起新型的人力资源理念。
  最后,人力资源部还将成为企业的“第二次沟通互动平台”,即在员工和直线管理者沟通基础上提供更加专业的再次沟通互动,把双向的互动转变为多向的互动。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