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是21世纪管理的一个核心词汇,能否深刻领悟绩效的概念,能否管理好员工的绩效,将是评价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绩效管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系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管理者与员工全部纳入管理活动,管理者对员工的绩效负责,员工也可以就自己的绩效寻求管理者的帮助,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双向沟通。这个系统集许多管理活动之大成,包括:计划、沟通、授权、监督、指导、培训、晋升、薪酬等等,诸多活动全部贯穿于体系之中,互为补充,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网状结构,而其核心内容则是绩效管理。
更新的观念
管理的五个重要角色为:计划、组织、协调、执行、监督;更新的观念则为:计划、领导、监督这三个大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出管理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即由执行变成了领导,管理实践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者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高的技能和水平领导员工部属共同进步,完成组织的绩效目标。
目前许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绩效管理的职责,思想观念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味地强调考核,简单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其实,任何一种高效的管理手段都不是简单的一个结果,而是取得结果的过程。这里,绩效考核就是一个结果或者阶段,而绩效管理则是一个过程或者系统,两者缺一不可。
员工决定管理者
绩效管理之所以在企业里难以推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管理层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尤其是高层的推动乏力,使得一些好的想法和措施胎死腹中,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左右为难。因此,在强调管理者责任心、敬业精神的同时,别忘了具体一点,将评价管理者的重心落在对员工绩效的管理上,视员工绩效的高低为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者的绩效要通过员工的绩效来表现,员工的绩效得不到提高,首先问罪的应该是员工的上级管理者,必须严格绩效管理哲学,奖罚分明,真正使绩效管理的意义得到贯彻执行,让员工与管理者接受并认可这种管理手段,并能自觉从中受益。
管理者的业绩不是靠自己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下属的工作来体现,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不是事必躬亲,也不是任其发展,不管不问,而是一改“警察”形象,更多的是作为员工的支持者、鼓舞者、指导员和教练,指导帮助员工设立绩效目标并实现,最终塑造员工自我的绩效管理能力,才是管理者的职责之所在。
离开了对员工绩效的关注和管理,管理者根本谈不上管理,更谈不上绩效管理。
只有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绩效管理的角色并不断实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会良性不断突破,才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的争夺战和对攻战中胜出,带动企业快速向前。
来源: 粤港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