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管理下属公司,使其不致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又能在市场中自由搏击,一直是困扰集团公司的难题。目前,总公司下属的分、子公司多数扮演着“利润中心”的角色,即总公司主要考核下属公司的上缴利润,其他指标则轻描淡写。这样往往导致下属公司只注重短期盈利,忽视长期发展。因此总公司明确下属公司的职能是管理的前提,一切措施才能行之有效。
好经还需好的和尚念,下属公司总经理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下属公司往往与总公司不在一地,因此在人选上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从总公司中委派,一种是在下属公司所在地选拔。总公司委派的人选在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认同方面能够与总公司有良好的默契,但对当地工商、税务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很多总公司的年轻人希望有机会能到下属公司独当一面,但多数只是把这种经历作为一种过渡;在当地选拔的总经理,会与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比较快的结合起来,有地缘上的优势,但个人短期获利欲望比较强,在经营过程中很难从总公司角度考虑得失。基于以上分析,总公司在对于总经理的考核方面,应有所区别,了解每个人追求的利益空间和价值空间,让他们从正常渠道得到自己想要的。
对于下属公司一把手,既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与自由度,又要有所监控。从总公司派遣财务人员在目前来说仍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对总经理形成一定的制约。为防止总经理或财务总监久居一地而导致的懒惰、勾结和垄断,促使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可以采用轮流制,这也可以为总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营管理人才。
下属公司的管理的确困难重重,管得松后果不堪设想,管得紧会限制其发展,并且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有的下属公司,为了使自己规模扩大,不惜把已经贬值的存货仍按原值入账,虚增净资产规模。由于只考核当期利润,对于历史存货,谁也不愿处理,宁可资金沉淀在烂货上,不去背亏损之名。因此,对于下属公司的管理,切忌做表面文章,要从人性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