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阶段的根本目的是将经过考察和培养的各类领导人才,进行认真的类比和筛选,从中”择优”选用,送其”上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阶段往往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怎样”择优”?何为”最优”?你能保证所选择的人才是”最优”的吗?这些问题,上目前许多人事部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下面着重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入手,和大家一起探讨”择优上岗”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择优”中的积极平衡
尽量 积极的人才平衡和心理平衡,是做好”择优”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选才者必须优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选才实践中,注意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其一,按照”四化”标准,好中选优
其二,按照社会效益,果断”择优”。择优要大胆、果断,不要迟疑、寡断。
其三,按照平衡”效果”,广泛”择优”。
2、单项”择优”与综合”择优”
”择优上岗”理当选择”最优”的领导人才。然而,”最优”并不等于德才积分”最高”。所谓”最优”人选,应该是能够适应岗位的”能级”的多种需要,并能在班子中组成”最佳群体结构”的那一个”选拔对象”。
3、顺境”择优”与逆境”择优”
在实际生活中,顺境和逆境的条件极其复杂,领导人才的境遇也千姿百态,这就要求选才者在”终端决策”中,要正确处理好顺境”择优”与逆境”择优”的问题。
4、静态”择优”与动态”择优”
所谓动态”择优”,就是在选才中,注意考察领导人才的德才发挥态和德才转化态的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谓静态”择优”,则是偏重考察领导人才的静止持有态的片面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王元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