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看似一项简单的管理动作,一般的企业也并不会特别的在意,然而在许许多多检讨企业为何失败以及为何能成功反转逆势时,倾听,其实应是其中重要的关键。
美国财星( Fortune )杂志与高速企业( Fast Company )杂志,都曾专文探讨企业失败倒闭的原因,一致的指出与企业 CEO 有密切的关系,而极度主观、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消除各方的歧异意见,是这些执行长搞垮企业的共同特质。
反观一些能够反败为胜的企业 CEO ,像是 IBM 的葛斯纳( Louis V. Gerstner )、日产汽车( Nissan )的高恩( Carlos Ghosn ),从一开始接掌重任时,就耐心诚挚的聆听员工、客户、厂商的声音,并真正关心重视这些想法,更逐步推行为企业的政策。
两相比较之下,倾听,似乎出现了令人感到讶异的成果。不过目前企业界高层主管,显然对如何屈身聆听,还不是那么重视并懂得学习。
为何要倾听呢?当企业发展渐具规模时,组织结构也被放大,决策者对事务的管理范围愈来愈大,了解深度却愈来愈贫乏,与市场的距离也持续增加,部属从几人、十几人到几百人。决策者必须经由大大小小的会议,做为对市场信息的交流场所。
但是到了开会时,与会的主管忧心个人表现而倾向于隐恶扬善,许多事务达不到充分的沟通,以致于事情的发展常常与决策者主观的认定有很大的出入,加上因为需要了解、查询、资料不足等因素,议题往往被耽搁下来,日积月累到事情恶化难以收拾。着急的 CEO 不得不仓促断决,错误的决策就一个接一个产生。
而倾听,截断了过去高高在上的决策链,不再只是透过特定的人所提供的片段信息去了解问题,而是让决策者从各个层面,深入问题的根源。此刻决策者与问题的距离最短,问题可以及早发觉,解决方式也较不困难。
世界知名的企管顾问公司麦肯锡( McKinsey & Company ),用以挽救企业最为重要的关键,就是来自于访谈中的倾听,而访谈的对象并不是特定的人员,而是公司的每一个人,毕竟最了解公司有什么问题的,一定是自己的员工,透过这一层的讯息收集,挑出容易忽略的问题线索,也能藉此将分析的结论逐步查证。
同样的出身于麦肯锡的葛斯纳,在一九九三年衔命扛起挽救 IBM 的重责大任时,所凭借的利器也是倾听。当时葛斯纳对计算机是门外汉,决策难度很高,必然要倾听身旁专业人士的意见以为参考,他也破天荒的以 IBM 总裁之尊,亲自拜访客户听取抱怨及建议。(刘彦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