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从正面解读“明星员工”出走问题

与其他方式相比,“鼓励人才逃走”的方式更能吸引员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对于高层管理者意义尤其重大。民企要学会“以人为本”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说过:“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

好的企业并不担心员工流动

一家国有老制药厂的人才机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鼓励人才流动”战略。该厂负责人出语惊人:“我们出钱鼓励科技人员流动!”实施来去自由的人才战略,除工资浮动、给住房、发 生活安置费用等优惠条件外,特别强调,大中专学生和科技人员来去自由,若要走,企业决不强留,同时鼓励考研攻博,读书期间还发500~1500元不等的生活费;若出国留学,费用照样由厂里负担。

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非但没有造成大量人才流失,恰恰相反,其人才反而越留越多。对于其中的奥妙,该企业的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受过厂里培养出去的科技人员对企业有一种感情情结,这种感情情结会使他们留下终生不褪的心里烙印,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报效厂里。”

与其他方式相比,“鼓励人才逃走”的方式更能吸引员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对于高层管理者意义尤其重大。因为,对一般员工而言,快捷的利益更具意义,他们不是不想考研读博士提高自身素质,而是这些东西往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给他们带来现实的利益,所以通常他们会选择更为直接的方式。而对比较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来说,他们更看中的则是自己的发展前景、自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他们来说,这种方式更受欢迎。

虽然“鼓励人才逃走”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企业的人力资源却可因此而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表面看起来解决的是“如何使员工满意,留住人才”的问题,但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对企业而言,员工也是其所面对的一个市场,必然就有一个如何使这些特殊顾客满意的问题。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过程中得到了员工的智力、忠诚和协作精神等,那企业就应该提供给他们所期望的培训教育机会、人际关系网络等等,惟有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互动,公司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如有员工因为其他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更优厚的待遇,摩托罗拉不会阻止其离开。这并非因为摩托罗拉是家大公司,多走一个人也没什么关系。摩托罗拉(中国)大学前校长姚卫民对此解释是:“公司要试图避免和控制是不可能的,这是客观事实。正因为这种宽容、开放和注重对员工培训发展的理念,才使得摩托罗拉建立了很好的文化氛围,可能走1个,但随后又来了3个。如果要算这本经济账的话,摩托罗拉公司也不见得吃什么亏。”据了解,在过去5年中,摩托罗拉公司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占总工资费用的3.5%-4%,而国内企业大都低于1.5%。

好的企业并不担心员工流动,反而过低的员工流动说明公司处于一种静止状态,会养一批闲人。宝洁公司的营销人员是流动性较大的,同时,宝洁公司的培训也是推动它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大多数招聘来的员工在三五年内就脱离宝洁,原因在于他没有可能再往上升了,最终留住的是最优秀的并且不断受到挑战的管理者才,其他人则将他的所学最大可能地留在公司,得到充分发展,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也是值得的:他从宝洁学到了最珍贵的经验,并因为宝洁的市场声誉而提升了个人的市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宝洁对于员工的培训就是其保持高度竞争和发展的人才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星出走:危机中有“契机”

一家大型钢厂的厂长讲过这么一件事:前两年,企业对一项重点技术进行攻关,从厂里的技术人员中选择了两位年轻人,送到德国学习,前前后后花了近百万元。回来后,企业又投入巨资,购买设备,为这两位技术骨干创造条件开发新项目。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两位企业十分珍惜的人才却被竞争对手挖走去搞相同的项目,而自己刚刚开展的项目反倒因人才接不上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几年人才流动加快,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企业里的技术骨干或重要的管理人员突然离开,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有时这种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如何留住人才、减少关键性人才的流动,是让很多企业头疼的事情。每个企业都希望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但往往很难实现。于是,企业想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又怕最终为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

其中的“结”表面看是人才流动造成的管理危机,但从实质上看是企业的管理不完善造成的。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足应付人才流动的话,那么只能说明这样的管理制度是不合理的,是有问题的。普克定律(Packards Law)指出,当一个企业的成长速度超越延揽人才及内部人才培育的速度时,就无法成为卓越的企业。而如果企业培育人才的制度够健全,培育人才的速度与步伐够快,并不需要畏惧人才的良性流动。

民企要学会“以人为本”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说过:“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一切都要从人出发,人是企业一切活动成败的根本。所以,“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用好一切有能力的人,培养一切愿意进步的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作为一个协同作战、团结、高效、创新的团体,去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尊重人才的重要一条就是恪守信用。很多民营企业在招聘时往往许诺的条件十分优厚,一旦录用后便把员工看成奴隶似的驱使,不关心员工疾苦,剥夺其基本自由,任意克扣工资和奖金,承诺多次的奖励不予兑现,还一个劲要员工“乐于奉献”。要知道,优秀的人才总会找到较好收入的职位,一家企业的职员如果收入过低,还不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家人,那将是职业的耻辱。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