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血脉相承的商业精神—欧美家族企业成功之道

家族企业,不仅在欧美,就是在亚洲,也从来不乏成功的案例。当我们呼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候,却经常忘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非家族化,而是指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的价值在于,指出了商业精神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我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或食洋不化了。

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指数10年间飚升了206%,而非家族企业发展指数仅上升47%,是什么原因使得家族企业高速稳定成长?

近几年来,欧洲经济学者突然对家族企业发生了浓厚兴趣,很多知名大学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对其方方面面进行解构和研究。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令经济学者如此着迷,美国《新闻周刊》特地委托汤普森金融咨询公司对欧洲家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

在强大的数据库中,汤普森的分析师们找到了答案: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出乎意料的发展与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及英格兰的股市中,家族企业板块近10年的总体走势要强于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板块。

欧美家族企业生命力之旺盛,远非常人可以想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家族企业高速发展。

不管你相信与否,人是生来就有使命感的,至少在很多欧美家族企业的继承人心中,这已经成为一条真理。

很多欧美家族企业的现任掌门从十几岁起就到家族开办的企业中打零工,从长辈那里了解企业的历史与文化,获得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经验与阅历。因此,很多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在成年之前已经具备了担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最基本素质。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约翰·沃德指出,很多家族企业将员工视为长期资源的一部分,因此他们更重视员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家族企业要求员工付出更多的热情与精力,而它们对员工的回馈也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像。向员工提供包括日常津贴、子女助学金、无风险的养老计划在内的多种丰厚福利,避免在经济衰退周期中大量裁员,这些经济上的付出使欧美家族企业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什么样的家族企业是最成功的?美国《新闻周刊》认为,最成功的形式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上市发行股票,按时公布财务报表;二是家族掌控大部分股权,要么由自己亲自抓经营,要么雇佣职业管理者打理一切。《新闻周刊》的文章分析说,这样做不但将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放到证券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下,而且家族和企业之间距离是最为恰当的。

汤普森公司为《新闻周刊》列出了10个经营状况最好的欧洲家族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上面两种状态的混合物。在美国,很多家族企业都将家庭成员纳入董事会或管理部门,并邀请和家族保持多年友谊的朋友入股。

一些专家指出,从现代管理制度出发,公司应有相互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组织体系,但很多家族企业却将三者揉在一起。很多人批评这种状况可能危害小股东利益、容易滋生内部腐败,而一些经济界人士却认为,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制非但无害而且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专门为企业做管理咨询的律师米尔斯泰因认为,在那些家族成员占有董事会和管理层席位的公司中,即使出现严重分歧,家族企业最终也能迅速达成共识,因为家族企业拥有一般企业没有的东西:维护家族团结和财富的共同愿望。

1959年,富有的赫伯特·匡特出资拯救了危难重重的宝马公司,从而避免了被戴姆勒·奔驰公司兼并的难堪下常1997年2月,宝马公司再度陷入困境,一直放权的匡特家族为此召开股东紧急会议。8小时后,对经营不善负有直接责任的CEO比谢施雷德被扫地出门,而宝马在几个月后逐渐恢复了元气。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全球汽车业盛行合并之风,但匡特家族拒绝了一切诱人的合并提议。目前,宝马公司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几家独立汽车制造商之一,而匡特家族掌握着公司47%的股份。老匡特的一双儿女——37岁的斯迪凡和41岁的苏珊妮,都在董事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家族企业来说,要想巩固并增加家族财富,就必须使自己的企业长盛不衰,因此,反复追加投资就成为美国家族企业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掌握全球零售业巨无霸沃尔玛集团的沃顿家族。

目前,沃顿家族拥有沃尔玛全部股份的38%并在董事会中占据两个席位。沃顿家族在沃尔玛董事会中扮演着“耐心资本”的角色,并不强求企业派发多少红利,他们所做的只是保证家族企业永远发展下去。老山姆的儿子罗伯特·沃顿现任沃尔玛集团主席,他总是在重要场合表达这样的观点:“我们依旧是一家成长型企业。”另一名董事会成员约翰·沃顿则表示,沃尔玛对于其家族而言,与其说是财富,还不如说是一种信任或是每名家族成员都将对其负责的遗产。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