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往往将失败归于战略错误、不充分的营销、竞争的威胁和技术失误等。然而,这些仅仅是问题的表象。所有的管理者都犯过同样的根本性错误:屈服于某种诱惑。如果管理者们不愿面对和战胜诱惑,他们的所作所为将置企业于危险之中。
选择地位而不是工作成果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必须明确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以成果为目标。但在许多单位里,最受人欢迎的领导往往不是这样。不少管理者把其它事情看得比工作成果更重要,这代表了各种诱惑中最危险的情况:希望保护自己所处的职业地位。
这种情形产生的原因是,管理者的实际人生目标仅仅是获得个人利益,站在人生目标的巅峰上时当然就只剩下坡路可走了。我们能够合理地推论:他们一旦到了最高职位,就会不择手段地保护它。正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很多行政总裁和大多数管理者作出很多决定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或声誉,避免作出可能损害自身地位的决定。在实际表现上,他们更倾向于回报那些有利于他们的人,而不是为单位作出贡献的员工。
克服这种诱惑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将工作成果作为个人成功的最重要标准,否则只有离开管理者职位。
选择个人声望而不是责任
希望受到员工欢迎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却是很危险的。对绝大多数员工来说,最高管理者除了那些直接向他汇报的人之外,很难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一个人熟悉。
那些直接向管理者汇报的人相对于单位其他员工来说,通常与管理者年龄差不多,薪金水平也相当。大多数管理者同这些下属成了朋友,并且对他们的需求和缺点常常能感同身受。最后,由于巨大的任务当前,管理者与这些下属之间产生了“亲如兄弟”的感觉。
因此,当需要告诉这些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没有达到期望值时,管理者们变得踌躇不前,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这并不是他们太忙或者太懒,而是因为此时他们已经难以面对让“朋友”烦恼的窘境了。
作为管理者,不要把向自己直接汇报的员工看成拥护者,而应把他们看做是完成自己工作职责,进而使单位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人物。领导者必须牢记的是:如果失败了,下属将不可能再喜欢自己。
选择正确决定而非清楚指示
很多管理者,特别是那些很喜欢数据分析的人,希望保证自己的决定总是正确的。然而在信息不完整、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中,这根本不可能。因此,他们常常拖延决定的时间,给员工的指示模糊不清,并希望这些人在工作中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但是,管理者的决策指令必须保证清楚而不是精确。要记住:如果你采取决定性的行动,而不是总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你的下属能学到更多东西。如果你的决定在有了更多信息的时候被发现是错的,那么改变计划并向下属解释清楚就行了。冒出错的风险本来就是管理者的职责。对于管理者来说,出错的真正损失仅仅是自尊心;对于单位来说,如果管理者不肯冒出错的风险,代价就是整体瘫痪。
选择表面和谐而不是争执
大多数管理者都相信,员工如果赞同自己的决定并且随大溜,要比反对决定、存在抵触情绪好得多。这种行为模式也是管理者们晋升到目前地位的一个原因。然而,表面上的和谐常常限制了建设性的争执。换句话说,应围绕一件事情热烈地交换意见。
如果没有这种争执,管理者决策的实际质量常常低于正常水平。并不是每个人的观点和意见都值得赞同,但这些因素应当被管理者慎重考虑。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都被研究之后,得出最佳结论的机会肯定会比较大。显然,这也提高了大家对最终决定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无懈可击而不是信任
很多管理者都错误地认为:万一员工都可以轻易地挑战我们的决定,那么自己就将失去权威。
不论这些管理者多么努力地推进建设性的争执,他们都只是缘木求鱼。因为管理者不愿意加入讨论,员工没有完全感,结果是那些直属人员都热衷于推测管理者的意见,而仅仅在“方便”的时候象征性地相互争论。
管理者应当常常鼓励员工去挑战自己的想法,应该信任下属,并将自己的声望与“自我”都勇敢地托付给他们。这是作为管理者能够提供的最高水平的信任。
上述5种诱惑管理者们应当作为“警钟”提醒自己:成功常常导致一系列致命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如此的难以控制,改变它们又是何等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