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远见》「台湾岛内上市上柜企业对品德重视度大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人资主管,都同意「上梁不正下梁歪」——认为CEO的操守,对员工影响重大。
调查结果更发现,七成五的企业征才时,把求职者的品德,看得比专业能力重要。
如果说CEO的品德操守,是企业良好形象的核心。那么,员工的品德就是企业形象的基石。
进入6月毕业潮,也正是企业征才的旺季。今年企业征才最重视的是什么?专业能力?不,答案是「人品」。根据《远见》杂志最近针对台湾岛内所有上市上柜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74.7%的企业在征才时,会把人才的品德条件看得比专业能力重要。
企业征才新趋势
相较于社会新鲜人向来把高学历、专业能力或证照,认定为取得较好工作的信心保证,事实上,台湾企业在经过层出不穷的企业弊案刺激后,现在更重视的是「人品」。
交叉分析中发现,超过八成金融、服务业者,在征才时把「人品」当作第一要件。
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诚表示,金融业和服务业因对金钱及顾客有较多直接接触,因此比传产和科技业更重视人才品德,不仅规范较为严密,对违规者的处罚也较重。「进入财富管理时代,金融商品日趋复杂,客户愿意把资产交给银行管理,对金融业者的诚信要求自然更高,」主管「猎人才」任务的台“中国信托金控”行政长尚瑞强说。
不过,仍有12.9%的科技业者表明,在征才时看重专业能力甚于人品。「科技业比较重视创新,加上现在科技人较不重忠诚,努力工作拿到分红后,别家公司提供更优渥的薪资,立刻走人,」勤业众信会计师事务所总裁魏永笃观察分析。
有人品,才能善用科技
交通大学校长张俊彦认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能存在人的脑袋里,如果不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将是很危险的事情。有人品,才知道如何善用IT技术,否则就会危害社会,因此高科技业更应该重视品德。
《远见》调查发现,「诚信」和「责任感」是最为国内企业看重的两大人格特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金融业和传产制造业把「诚信」放首位,科技业和服务业则把「责任感」摆在第一位。
所谓「人心隔肚皮」,企业如何在征才时筛选出具备品德的人才?
根据调查显示,64.4%的企业人资仍藉由传统面试检视应征者人品,其次是多方打听(14.1%)和试用期评估(12.1%),少数会透过心理测验(5.3%)和暗中观察(2.3%),只有1.8%的业者会看推荐信。
员工行为准则备受重视
企业不仅在征才时把关,也透过订定员工行为准则规范人员的品德。
《远见》调查显示,超过八成五的国内上市上柜企业已订定员工行为准则,详加规范员工收受馈赠和不得泄密等行为。相较于中山大学企管系教授叶匡时1995年的调查,当时国内大型企业仅不到1%将企业伦理守则纳入公司规章中,显见九年来已有愈来愈多企业体认伦理的重要。
如果员工在品德上发生问题,企业会如何处置?根据《远见》杂志调查发现,有近五成企业曾以开除、或到法院控告的方式,惩处品德有重大瑕疵的员工;19.1%的企业采取记过或申诫方式处理;只有1%的企业漠视不理;27.1%的企业则表示未曾发生过类似情形。
调查显示,为了避免员工跳槽后帮助同业成为最大竞争对手,55.3%的国内企业设置禁止竞业条款来约束员工跳槽行为,其中42.7%主要针对少数主管或部门,只有12.6%要求大多数员工签署。
交叉分析后发现,高达86.7%的金融业者没有设置禁止竞业条款,科技业者有66.7%设置,比例最高。
IBM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柯火烈指出,IBM不打算设置禁止竞业条款,「如果心经已不在此,签约只是签下躯壳而已」,宁以「萝卜政策」取代「棍子政策」,创造好的环境以留下人才。
调查也显示,55%的企业人资主管认为「高阶主管带队集体跳槽」是很不应该的事,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46.2%的金融业认为这「纯属个人自由」。
「研发在脑袋里,因此多数高科技公司要求新进员工签订旋转门条款,约定离职后两年内不可到竞争同业工作,但目前仍有法律争议,」元智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副教授胡黄德认为,如果团队集体跳槽,一定有其理由,不能只怪跳槽者为「叛徒」。
去年10月,理律律师事务所员工刘伟杰因涉嫌盗卖客户30亿元股票案,震惊全台。这个因人谋不臧差点导致企业濒临破产的教训发生后,让四成五的企业心生警惕并采取应变措施,包括加强内控和稽核(33.2%)、加强员工品格教育(9%)、订定员工行为准则(2.6%)和严惩有品德争议的员工(0.5%)。不过,35.8%的企业因已有良好制度没有加强动作,18.8%的企业并未因此提高警觉。
CEO品德更是关键。
除了重视员工的品德操守,企业领导人的品德操守其实更重要。《远见》杂志调查指出,高达九成五的人资主管认为,企业CEO的品德操守对员工形成重要的示范,影响更大。
那么,人资主管心目中最有品德操守的企业家是谁?根据《远见》杂志调查显示,第一名是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第二名是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至于形象最佳的企业,调查结果前两名,分别是台积电和台塑。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最有品德操守的企业家」时,高达24%的企业人资主管回答「没有」,比例甚至超过排名第一的张忠谋(22%),他们在受访过程中很直截地回答:「台湾没有最值得尊敬的企业家。」。
而调查「提到企业品德,哪个企业形象最佳」时,也有20.4%的企业人资主管回答「没有」,比例跟排行第二名的台塑(20.2%)相去不远。
「这个答案显见台湾社会对企业品德仍有高度的期待,」一位资深媒体人说。中信金行政长尚瑞强对此结果表示「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大多数人对企业家实际的品格操守并不了解,最后还是会根据企业资产、企业曝光度下判断。
以身作则的企业家倍受尊敬
柯火烈则表示,张忠谋是位专注本业、完全以企业发展为重心的领导人,他对属下要求严格,本身也以身作则,相当克制和自律,很值得尊敬。而台积电是个相当遵守游戏规则的企业,像赴大陆投资,都是经过审核过关后才过去,不像有些企业趁机偷跑,因此企业形象被肯定,当之无愧。
魏永笃认为,台湾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但台积电不是家族企业,张忠谋是以专业管理者身份治理台积电,而王永庆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因此特别值得尊敬。
台湾科学学会理事长许士军倒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这份排行榜反映出台湾社会充斥势利的价值观,总以成败论英雄,「官大、权大,自然学问大」,在政治上亦是如此。许士军强调,并非指上榜的企业人士不好,而是如果换成其它的题目,这些人还是会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