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不少,其中“员工对企业的组织承诺度低,企业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跳槽现象时有发生”就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不少民营企业由于人才流失,员工对现有企业的工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存有疑虑,结果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难。以维系,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加大了人力资本损耗,使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上升。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当然各种各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普遍采取的是短期劳动合约(即短期雇佣).企业与员工订立期限较短的劳动合同,甚至是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往往就会表现为你给一份工资我干一份活,你干一份活我付一份工资。企业虽然可以借助短期劳动合同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也有利于企业根据发展情况及员工的表现即时对雇佣对象和雇佣数量进行调整,增强企业在雇工中的灵活性等,但是,与此同时,短期雇佣也可能给企业发展至少带来以下问题:
(1)员工的就业安全度较低,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所谓就业安全,是指组织向雇员们提供一个长期承诺,保证任何一个雇员都不会因为工作任务缺乏而被解雇。这种实践导致雇员忠诚遵守承诺和愿意为组织利益而付出额外努力,然而,在短期雇佣条件下,员工随时可能被企业解雇或不再续签雇佣合同,员工的就业安全时刻受到威胁,自然难以对企业形成归属感,更不要说忠诚遵守承诺和愿意为组织利益而付出额外努力。特别是在当前失业现象还非常严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体是供过于求的形势下,短期雇佣对员工的就业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可能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和信任,或明或暗,地减少对企业的投入。对于那些有较高人力资本、就业选择可能性大的员工来说必然会做好两手准备,甚至凭借其事实上的控制权可能部分“关闭”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的通道,从而增加了企业利用其人力资源的成本,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价值,最终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态度谨慎。由于短期雇佣条件下,员工与企业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较为方便实现流动。反过来,企业出于投入产出考虑,在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上持谨慎态度。担心把资金投入到员工的培训中没有回报,因而在员工的培训上,大多数是采取上岗前集中“临阵磨枪”式的培训和“边干边学”的方式培训。致使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其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效用,使企业丧失了不少良机,影响企业的发展。
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合作关系,在保障员工就业安全的基础亡,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确立其对企业的忠诚和归属感,促使员工积极为企业的发展付出所有的努力。重要的条件之—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要建立相对长期的劳动合约,使员工获得就业安全,明确其在企业中有—个相当长的就业可能。其实,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我国员工还是普遍愿意签订较长期的劳动合同,对就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保障性追求意愿较强,比较欢迎长期雇佣。
当然,长期雇佣并不是延续过去的国有企业里实行的“铁饭碗”制度,更不是终身雇佣制度。所谓长期雇佣,即与员工订立相对稳定的长期的雇佣合同,从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出发开发员工的潜力,一般不因经济萧条或非员工违规、工作失误等原因解雇员工。因此:
(1)实行长期雇佣,就是要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签订较长期的劳动契约,或者要使员工与企业达到一种默契。只要员工忠实于企业就能够继续获得企业的继续、长期雇佣;当然,这种长期雇佣不是终身雇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劳动合同规定的约束条件下,企业有权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也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自由。但双方都相信对方不会轻易使用这种“权利”和“自由”,由此使企业获得“雇工安全”,员工获得“就业安全”,专心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又不受“终身雇佣”之累。
(2)实行长期雇佣,要求企业与员工双方都能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共同分享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突出的表现就是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如OECD同家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占GDP的比重就已经高达2.5%。而这种教育和培训投入的重要前提,就是需要有一种制度,保证企业在员工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能获得相应的收益,使员工确信自身在围绕本企业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也能从企业方面获得合理的回报。长期雇佣制度就是一种可供考虑的选择,同时也进一步增强长期雇佣制度执行的可能性。事实上,研究表明,受过培训的员工流动率是未受过培训的员工的一半左右。
(3)实行长期雇佣,必须配之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一方面,长期雇佣制度下员工是相对稳定的,为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人”的基础。另一方面,在长期雇佣制度下,正因为员工是相对稳定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也随之增强,需要有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将员工凝聚起来,达到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理解,在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
(4)实行长期雇佣,需要在社会强化诚信、忠诚教育。通过教育,确立诚信观、忠诚理念,包括政府诚信、组织(企业)诚信及个人诚信。通过这种诚信观、忠诚理念弥补正式制度难以顾及或没有考虑到的“缝隙”,弱化劳动契约订立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留下的“隐患”可能带来的危害,在企业与员工中达到紧密的融合。(罗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