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不可提倡的“脱颖而出”

有位厂长在职工大会上宣布,3名优秀工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并希望更多的一线工人“脱颖而出”进科室。

  将优秀工人提拔到管理岗位,应当说是这位厂长人才意识的体现,值得称赞。但希望一线工人“脱颖而出”进科室,实在让人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这个“希望”不仅是认识的差错,也是观念的落后,按照这位厂长的逻辑,无疑是说当工人没出息。如此的认识,岂不是对一线岗位的贬低?再说,工人个个都“脱颖而出”跳离一线,谁为企业生产产品,没有人愿意当工人,企业拿什么闯市场、争效益。可以说,这个“希望”,只能让大多数工人感到失望,最终必将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不利。

  一线岗位是企业至关重要的生产阵地,工人是企业生产的主力军,轻视一线岗位、一线工人,本身就是对生产环节的忽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企业管理岗位固然耀眼,但一线工人同样珍贵,没有一线工人的一锤一铆,精心操作,企业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产品,就不可能取得理想效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确有一些经营者总是以落后的观念看人才,以偏颇的眼光看工人,在他们的心中,一线不过是无作为的岗位,当工人就是没出息的人,压根儿就没把一线岗位当作一回事,更不把工人当人才,使得一线工人心灰意冷,失去信心和干劲。

  当然,当工人也不能平平庸庸,否则,真的没出息。但衡量“出息”的标准,应当是看他是否刻苦钻研、身怀绝技;能否独挡一面,岗位成才。仅以“脱颖而出”进了科室来判定工人有无出息,是对工人的一种误导,还是不要提倡为好。(雨林)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