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柯林斯在《从A到A+》一书中指出:不能找到正确人选的企业,注定是个失败者。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为选到合适的人,管理者必须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人员的选择上,有疑虑就不任用,宁缺勿滥。一个企业即使有很好的事业机会,但是没有人才,也不会有好的发展空间。
以特质为用人原则
为了协助企业找对人、用对人,台湾盖洛普公司设计了一套科学化、自动化的人员筛选研方法,此做法的中心思想是:“不看性别,不看智商,而是捕捉人的主导特质,并从正面而不是负面的角度来加强其特质。”
用人时不要以学历、专长、技巧、经验等后天可以培养的项目为重,而是要从无法经由学习而得的人格特质着手,这些人格特质通常是自然天成、无需勉强的,当工作内容与人格特质相吻合时,员工就会发挥出异乎寻常的表现。
管理者的责任就在于充分发掘每个员工的特质,依据个别的差异性来引导其生涯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潜能。但是有许多管理者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努力找出人才的长处来加以活用,而是老想着要塑造全方位的优秀人才,此举反而可能压抑员工的个性发展,并扼杀原本可能会做出的特殊贡献。
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方法能弥补主观判断的缺点,让管理者设定出正确的工作期望,使得每个人的能力与职务找到最佳的搭配组合,这是企业布局人才战略时不能忽略的。
人之特质各有差异,就如音乐的7个音符,是需要错落有致、高低起伏、调配得宜,才能奏出和谐的曲目;人才也无所谓真正的好坏良莠,肯学习、肯奉献,而且被放对了位置,就能算是组织中的A级人才。
把时间花给A级员工
企业管理者经常会被问及一个问题:“您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表现杰出员工,也就是A级员工的身上,还是花在表现不佳的员工身上?”答案令人忧心,因为有许多管理者说,他们会把相当多的时间的花在表现不佳的员工身上,理由是:协助表现不好的人改善绩效是管理者的责任。
然而根据盖洛普对8万多名管理者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杰出的管理者总是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A级员工的身上,并努力引导他们走向高效能领域,成为其它员工学习的标竿,好带动整体组织绩效的发展。
让基层A级人才也出头
谈到A级人才,人们总会联想到站在舞台上接受表扬的超级业务明星。组织中为数最多的是基层服务人员,他们却得不到相同的重视与赞赏,诸如总机小姐、送货司机、维修人员等第一线服务人员,他们与顾客接触最多,是影响顾客感受的关键。因此,吸引、重用、留住有才能且具奉献热忱的基层服务人员,是企业长期获利的保障。
将光环加在基层服务人员的身上,比如让旅馆内的清扫人员受到尊重,让有特殊表现的送货司机成为英雄,联邦快递(FedEx)还将基层员工的优良事迹拍成了广告。一句话,任何岗位上表现出色的员工都应获得公开表扬。此外,薪资与报酬的设计也可以考虑更改为宽频制,让杰出服务人员的薪资有可能超越其主管,无需往上升级也能获得同样丰厚的奖励。
快速处理绩效不佳的员工
对于处理表现不佳的员工要小心谨慎,但也不能拖延时间而不予处理。对这些员工,首先要找出原因,并与其主动沟通,协助他们克服问题。然而管理者有时候会看走眼,将人格特质不对的员工放在错误的位置上,而公司内部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位,此时主管要坦诚地言明,让员工知道无法胜任现有的职位。主管要以冷静的态度劝退,不要抱着想帮忙的想法与做法继续留任。因为特质不对是无法通过时间来改变的,延缓处理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有责任感的管理者,对自己无法帮助表现不佳的属下,经常会感到痛心与不快,甚至是愧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让不适合的员工离开,其实是协助他早日脱离不适合的痛苦空间,促进双方走向正确和成功的道路。因此请不对的人下车,是主管必须经过的历程。正如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创办人所言:“没有开除过员工的主管,不可能成为卓越的主管。”(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