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区石岩街道一家十几年历史的制衣玩具厂,近年出台了一套独特的厂规,其中之一是,如果客户问及厂里的情况,员工不能说真话,撒谎一次奖励50元。该厂负责人称,他们厂的客户大都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地。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规则,厂里实施了S8000社会责任监督系统。许多外国客户在签单前都会对厂里工人福利、归属感、工作热情与满意度进行调查。之所以奖励撒谎,是为了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也是“商业上的需要”。
从报道的情况来看,这家工厂在对外贸易方面已与国际接轨。既已“接轨”,国外客户就得按通行的市场准则办事,到生产现场进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调查,以履行应尽的监督之责。在他们看来,工人福利如何,有无归属感,工作热情是否高涨等等,都与产品质量、品牌创新乃至企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说,这种调查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而且有助于企业在全球经济—体化的背景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厂家与客户共同的“商业上的需要”。
然而,在宝安区那家企业的决策者的眼里,工人如同没有生命的机器—样,最好是像—台台功力巨大的印钞机,为其制造大把大把的利润。据报道,在这家工厂“独特”的厂规中还有一条:每月每个工人必须缴纳纸巾费2元、热水费10元,不论你要不要,厂里都会在各人工资中扣除。这—“政策”已经执行了将近10年,工人敢怒不敢言。试想,连上厕所和喝开水都要交钱,其他福利如何自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员工哪有归属感?没有归属感,又何谈工作热情?
如此这般,究竟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到底是哪门子“需要”?不是一清二楚么?国外客户并不傻。“奖励撒谎”可以在短期内巧地剥夺员工的诉求权,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现在,不少企业口口声声“与国际接轨”,凡是可能加入的国际性行业协会与系统,或有希望弄到手的种种“认证”,他们钻山打洞,不遗余力地去“跑”,为的是抬高企业身价,糊弄客户和消费者,满足自己“商业上的需要”。更要命的是,装点门面之后,一些企业不但不按国际市场的起码路径进行管理、经营,却反过来乱舞“国际接轨”大旗,尽干一些侵犯员工人身权利的蠢事。可以预见,一味热衷于“奖励撒谎”之类玩艺的企业,离“玩”不下去的那一天估计不会太远。
诚信是生产经营之本。“与国际接轨”离不开诚信。(徐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