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HR,在工作当中,我想了很多。
本人生活在南方某省会城市,各种培训机构或报社组织人力资源经理或行政经理经常搞一些圈内的沙龙活动。在沙龙活动中,我经常会遇见一些在人力资源领域工作多年的人员,与他(她)们交谈中感到,他(她)们普遍有一种困惑:人在职场冲杀多年,特别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但面对新一代人员的不断成长,常常感觉职业压力:是选择留守于本行,在做好日常行政管理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精做细做优秀呢?还是重新选择,在业务领域上重新开拓,成为业务能手?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做了多年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改行在业务上,也发展得不错。但现在爹飘面对的是:年纪不小了,重新从业务做起,又需要2~3年的时间学习各种经验,时不我待。而且,许多人都表示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喜爱,但许多公司仍然将人力资源与行政工作混为一体,要与新一代成长的行政管理人员去面对竞争,多数人都找不到那种职业不可替代性的优势感,那么面对这种局面,真的就是无法选择了吗?我们不由得深深思考起来:
有业务专业经验的HR是人生宝贵财富
HR常常作为给别人做职业生涯规划师的面目出现,面对岛翘觏实情:萝编时候,许多人却下一定十分清楚。
面对专业业务领域,如果一位成熟的HR,他(她)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和业务有很大的熟悉和了解,要成为一定意义上的业务能手,这样才能在公司与平级的部门管理者员,特别是业务经理进行一种平等的交流,在人员招聘、公司企业战略规划时,才有更好的发言权和建议权。
我自己有一段亲身经历,在一家全国较知名的国际运输公司做区域人力资源部经理,由于一直抱着我不是专职业务人员的态度,加上工作中接触业务的机会较少,无形中造成对业务的不了解,而带,来与业务经理沟通之间有些相互不理解,使工作中产生许多被动局面。痛定思痛,我认为,HR首先要找机会学习业务,同时要在一家企业深入地潜下去,花上两至三年的时间,对企业有一个深入了解,随同企业一道成长。这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这样,懂业务的HR,比夸夸其谈、与企业实际结合不紧密的人力资源管理,肯定要强得多。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才不至于落入成为业务部门附属品的怪圈中,才能与企业一同进步成长。有业务专业知识作背景的HR会使你的工作更多一份自信和分量。
做精做细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所建树
我想,许多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不一定有机会和时间重新选择自己的方向,能在业务上干一段时间后反过来再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确是不错的结果,可有时每个人机会不一定都么好,怎么办呢?
加强学习。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压力,即是动力。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长短,不能就完全说明你的经验丰富,知识能力强。要面对新一代的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社会有35岁现象,但社会更需要的是资深的管理者。现在不努力提高自己,一直原地不动,无所进步,到了35岁时,可能不止是面对职业压力,而是面对下岗压力了。
处外留心是学问。在平时工作的时候,多留意业务部门真正在做什么,公司目前有什么重大业务,进展如何?公司的大客户有哪些,抽空与业务经理出去一道拜会大客户等方式。
学习最新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尽可能用于工作中,用适合企业的形式去影响CEO的决策,并达到一定效果,使老总真正体会到HR的管理,而不是作为一个行政人员或一般人事管理人员成为老总的应声虫、传话筒。
处处作好HR的典范作用,影响员工,使员工的行为受到你的影响而改变。学会与各阶层人员谈心,起到稳定公司心态的调节作用。
不断学习各种优秀公司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并时时用于企业的管理中,使之小有收获。
改变自身在企业中位置,使企业真正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处,一定就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给企业带来成本的更大节约,使企业人才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己在某个地区、某个行业个人信誉和知名度,多与同行们交朋友,相互沟通管理心得。
当然提高个人品牌知名度方法我想还有很多,期待与朋友们的更深层次的交流,更期待每个人在企业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尊严,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稳定感。
提升职业形象,每一跳都要有新的起色
HR也有强烈的价值取向,但在职业生涯中,不要轻易跳槽,。如果没办法必须要跳,力争每一跳都要有新的收获:事业上一台阶或收入有长足进步。不要怕面对压力,真正压力来了时,选择逃避也不是办法,我想也许进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防守,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真正化解压力。
提高心理素质,调整心态
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处于公司管理高层和员工之间,难免要面对听命于人,做事心情不畅,常常充当一些尴尬的角色等情况。面对这些,有时也是没有办法,只要调整好心态,提高自身的EQ水平,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和改变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每个人一旦步入了这条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路,就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了,也许充满艰辛,也许不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