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人才招聘过程中 用人单位招聘程序亟待规范

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却存在诸多不规范因素,限制了供求双方的公平交流,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招聘启事书写不规范。

  招聘启事是企业自我表述的比较简便直观的方式,是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第一直觉的东西,招聘启事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求职者对用人单位印象的好与坏。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上,写满了对求职者的种种要求,而对自己的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仅写了“面议”两字 ;有的用人单位招聘启事写得错字连篇,燎潦草草,甚至还有明显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地方,这些招聘启事都给求职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自然也是少有人问津。

  二是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业务不规范。

  在现场招聘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往往是临时拉来招聘的,没有相关的业务知识,没有决定权,只是简单的收取简历,对求职者询问的工资待遇等方面问题,更是含糊其辞:“到公司面谈吧。” “看你工作表现吧。” “我们还不知道你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工作要求,就谈薪金问题不合适吧?”……. 让求职 者一头雾水,搞不清自己该问什么,增加了求职者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感觉到企业不够坦诚,自然也是趋之若骛。

  三是实际工作条件与承诺不符。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求职者许诺的很多,但实际工作后,企业往往会以延长劳动时间,不缴纳社会保险等方式,变相降低许诺的工资待遇,让求职者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往往很快选择了跳槽,即使没有跳槽机会的,也是身在曹营心向汉,不能安心工作,用人单位也难免会受到损失。
其实,好多用人单位,并不是不知道这三点规范的重要性,但仍然采用种种“模糊”的招聘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想让马儿干活,还不想让马儿多吃草。

  用人单位认为如果在招聘时把所有的条件都罗列的清清楚楚,求职者可能会因为工资比较低等原因不愿意去,而采用到公司面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说服求职者,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对求职者来说,几经辗转到公司后,各种条件往往不会让求职者满意,不能达成意向,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浪费了时间,对双方都无益。

  现在,许多用人单位习惯以较低的薪金,使用廉价的劳动力,来作为公司节省成本的手段,但当求职者认为付给他的薪金已经大大低于其劳动力价值时候,他就放弃了劳动交换,现在出现在东南沿海,山东等地的“民工荒”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只有创造公平合理的用人环境,给求职者制定明确,合理的薪金制度,才是企业获得稳定人才的根本途径。另外,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也应加强监察力度,对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彻实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周光志、王青春)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