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留意高层主管表现不佳的苗头

迈克尔是一位从底层提拔上来的高层主管,既爱炫耀又很自信,在高升过程中聚集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他已功成名就,而成功让他觉得自己战无不胜。

当一家竞争对手公司选中他担任首席执行官时,问题便出现了。他最初成功的原因在于技术专长和关系网络。然而,在执行官高位上,过分自信使他无法发现公司运作中的问题,也听不到反馈意见,这导致了他的垮台。两年后,他被迫离职。

詹姆斯的事业也同样出了问题,尽管没有闹得沸沸扬扬,却也一样令人不快。他精明、敬业、勤劳,受命担任公司董事。从一开始,他就发觉很难与同事相处,并且个人生活中的变动使其压力倍增。

于是,他的行为开始发生改变。他变得不相信同事,对他们进行监视、并拒绝委派别人办事。他工作负担过重、被细节所纠缠,因此工作表现下降。他也被要求离职,这大大损伤了他的自尊心。

上述两人并非本人真实姓名,但他们的故事并不鲜见。在大多数机构中,都有人青云直上,但却又嘠然止步、甚至办事出错。

有些时候,结果是灾难性的,譬如当首席执行官认为自己高于法律之上时。更多时候,身陷麻烦或表现不佳的高层主管被降职或解职,以免造成更大损害。但是公司仍旧付出代价,当事人士气也大大低落。
这样的下场可以预防吗?Xancam公司由商业心理学家组成,公司董事总经理玛丽亚.亚普(Maria Yapp)说,研究表明,尽管人们可能将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或情况不利,但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个人心理架构。高层主管过于紧张或身处陌生环境时,问题通常便会出现。但是,很难预测个人的应对情况。亚普说:“研究对象都是那些在过去各种评估中表现良好的人。”

亚普表示,这些评估侧重研究与成功密切相关的心理因素。“我们的调查问卷表则衡量与失败、而不是与成功有关的特点。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因这些可能的“破坏点”(fracture point)而拒用他人。调查目的在于,帮助别人意识到“破坏点”出现的苗头,并在可能陷入危险境地时制定应对策略。”
有些特点会使事业如日中天,但却可能忽然间变为负面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和乔伊斯.霍根(Robert and Joyce Hogan)称之为“黑暗面”。领袖们天性无畏,但却可能有一些膨胀的权利感。人们能联想到的例子有:泰科公司(Tyco)前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Dennis Kozlowski)被指控动用公司资金购买价值15000美元的鬈毛狗形状伞架,以及威望迪环球集团(Vivendi Universal)让-马里.梅西埃(Jean-Marie Messier)离职时所开具的一长串要求,要求包括保留其股票期权、公园街公寓以及对公司飞机的使用权。

在压力之下,平常尽职尽责的经理们可能会过于依靠其他人的看法,从而丧失自己的参照点;非常独立的人可能变得冷酷而孤立;而活力十足的人可能装腔作势、使周围人惊慌失措。

行为出错是否会发生,这至少部分取决于机构文化。“如果不对出错者进行帮助、不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时间,那么小问题也可能使人出大错。”北卡罗来纳州创意领导才能中心(Centre for Creative Leadership)研究主任埃伦.范韦尔索(Ellen Van Velsor)说:“在一些机构,每一项工作都有出错可能性。一些经理曾表示,他们总是手忙脚乱,只有强者才能幸存。”该中心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研究高层主管的成败课题。

中心发现,在讨论高层主管失败时,人们首先提到的是业绩问题。“但是,一旦研究当事人的过去,人们便会发觉,出现业绩问题有下列几个原因:在转折期未能很好适应、与各方关系存在问题、或者没有领导才能。”

英国支持服务集团艾梅公司(Amey)人力资源总监理查德.威尔士(Richard Wells)表示,职务升迁是最常见的导火索。他做着鬼脸评论道:“如果要避免高层主管行为出错,最好安于现状。”

他在先前任职的公司曾眼见许多行为出错的实例:大都会(GrandMet)及凯尔登(Caradon)。前者是一家饮料公司,1997年与吉尼斯(Guinness)合并形成帝亚吉欧(Diageo),后者现称为诺华(Novar),是一家多样化制造集团。

上述两家公司都发起提高管理质量的行动,这至少可解释为什么一些高层主管会失败。“一些高层主管非常擅长管理增长市场(growth market),但却不擅管理萧条市场(flat market)。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高层主管非常擅长管理萧条市场。他是个出色的实干家,但却无法展开业务。”

威尔士认为,有些公司忍不住让高层主管担任更高职务,这可能是错误的。他说:“这有时起作用,但有时人们费力进行人员更换后,却发现他们在新职务上表现不佳。”

任命新CEO,尤其是给业绩良好的小组任命新CEO,也可能产生问题。“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新CEO手下的高层主管都会出错。”重新安置也可能使人出错,一位工作岗位从加拿大迁往美国的高层主管便是一例。

有些情况较难解释:尽管似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经理们仍然身陷麻烦。有一位新任高层主管在头18个月内表现强劲,但却不知何故止步不前。“我们让(这位高层主管)接手一家更大公司,同样,他在初期表现出色,随后便开始退步。如果能更好地了解此人的心理,我们或许能更好地帮助他。”
在聘用或提拔高层主管时,凯尔登公司请职业心理学家为其绘制性格特征表,这已成为该公司一项标准常规。

威尔士相信,CEO提出反馈意见并进行指导,这是改进不佳表现最可行的方法。这可能会起作用,但是取决于双方的意愿及热诚。

然而,商业需求可能使其无法得以实施。“十之八九,人们的回答都是:我们不能等,我们得更换人员。我倒宁愿见到别的方法起作用。问题在于,如果别的方法不灵,人们又失去了6个月时间,而公司仍旧表现不佳。人员更换不一定是最勇敢或正确的事,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注定失败的人可能认为,自己不需要反馈意见。但是,如果能积极听取CEO和同事的意见,他的职业可能会获得挽救。正如威尔士所说:“成功可能很脆弱。你不能指望它会自行延续。”(译者/文胜)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