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读《红楼梦》,话管理

在《红搂梦》中所描述的家政管理中,以凤姐协理宁国府和探春管理大观园这两个情节最为精彩。
   凤姐是一个贬多于褒的人物,姑又不论她的心狠手辣和如何玩弄权术,就单说她的家政管理艺术。 在小说第十三曰至十五田,作者用不少笔墨描述了凤姐协理宁府这一情节,从中体现出她有“杀伐决断”和高超的管理艺术。
   首先,必要的权力是完成某一使命的重要前提。以宁府管理之混乱和秦氏丧事安排之繁杂,且凤姐又非宁府的主子,如果没有充分的授权焉能号令诸众。因此,贾珍一开始就把“对牌”这一行使权力的凭证交付凤姐,并交待她处事不必请示他,从而给予凤姐充分的权力。
   其次,处事前须洞察一切,方能做到成竹在胸、举措得当。凤姐一走马上任,很快就发觉宁府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瓴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经过再三权衡,她认为以解决事无专务和任无大小最为迫切,一下于就抓住问题的要害。 当然,重要的还不在于她看问题的水平,而更在于她的实际管理能力。凤姐先命“钉造薄册”,按花名册一个个唤进来看视;然后吩咐好这班人做什么,那班人干什么,立下各种定规,“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凡领物则都登记清楚,因而以往那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竭免了。”这真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权一二可齐家”。
   再次,“威重”才能“令行”。要纠正风俗弊端,没有严厉的措施是不行的。小说第十四回详细描写了凤姐严惩一睡迷迟到者之事,颇为精彩: “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令:“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对牌:“出去说与赖升,革他一月银米I”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风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打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 果然自此以后,大家“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敢偷闲”,事实或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小心侍候才好。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俗话说,乱世用重典,凤姐的“棍棒政策”在当时情况下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最后,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必事事躬亲。凤姐天天按时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姑嫂合群。便有女眷往来,也不迎送。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管好人事。
   在《红楼梦》第五十五、五十六回中,叙写了“探春管家”故事,颇为耐人寻味。 话说凤姐因小产不能视事,王夫人把管理权交与探春和李执合同裁处,并请宝钗帮助照应。
探春作为一个未出闺阁的小姐,在处理贾府内事上表现出不凡的手段。一开始,围绕着丧事赏银问题,显露出她的管理才干和魄力。她能顶住各方不合理的要求,决不构私违例,处事公平,有理有节,很快就赢得众人的敬畏和莽重。
   在树立较高的威望后,探春便大刀阔斧地着手“兴利剔弊”,除了学里的银子之外,她又竭免了姑娘们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在节流的同时,她还提出了开源的措施,其中以治理大观园一事最为精彩。
   且看偌大的大观园,由于管理 紊乱,园中杂乱不堪,还要花费大 量的人力财力去维持因子。如何兴利除弊?探春、李纨和宝钗共同讨 论出一个管理方法。 探春在听了赖大家的花园被人包去且有银子可剩的做法,才认识 到“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 是值钱的”。于是,她挑选出几个老 成本份又懂得管理园圃的老妈妈, 派她们收拾料理大观园,无需他们交租纳税,只问她们一年可以孝敬 些什么。这样做,一则园子有专人 管理,不致作践园中之物,花木自然更加茂盛二则老妈妈可得一些收入以弥补家用不足,以此调动她 们管理大观园的积极;三则可省 去雇人整理的工钱,节省开支。这 个管理方法后经宝钗和李纨的补充,并征得凤姐的赞同,很快就推行下去,众人皆大欢喜。
   能提出这种管理方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象探春这种从不问家庭俗务的大家闺秀,能想出如此“高招”,事虽小,却也印证了“世事洞明皆学问”造句至理名言。同时,贾府内部管理之混乱、挥霍浪费之惊人由此可见一斑。不妨设想一下,这种做法能广而推及到贾府所有的内部管理事务中,贾府可就会大不一样了。
   可惜的是,探春“理家”正值贾府已处下世的光景之时,“才自清明志已高,生于未世运偏消”的探春,纵有千般能耐,也挽回不了贾府衰败的趋势,而她本人也落得“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远嫁他乡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惜。
   在商讨治理大观园时,宝钗提出了“兴利节用为纲”和李执所说的“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用今天的话来说,选择合格的承包者,赋予承包者必要的权力,并以利益来驱动他们。这种思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为很多人所沿袭,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