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源于细节。细节管理注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并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让一些简单的事有一次超越常规教育的突破。
一张废借款单--用典型意义的细节教育员工
清晨,我早早地来到厂里,大老远就看到财务科前面的草坪里有一团废纸。出于习惯,我将纸团拾了起来。打开纸团,原来是驾驶员小吴已结清账目的一张标有7000多元的作废借款单。回到办公室,我没有将纸团扔进废纸娄,也没有急于找小吴,而是对事情的细节保持高度的警觉,与财务策划了一出双簧戏,以此“教训”一下小吴。
上班后,小吴又要填写借款单准备出差了。办完批准手续,他到财务科借款。财务接过借款单一看,不动声色地说:“前账不清,后账不理,你上次借的7000多元还没有结清,怎么又借钱啦?”小吴虎头虎脑,有点恼怒:“怎么没有结清?不是昨天下班前刚结过嘛!”“那你看看这是什么?”小吴看着有点皱巴的借款单,急得脸红脖子粗:“退给我的借款单怎么又到你手里了?你坑人,存心不良……”听到争吵,我走了过来,忙安慰小吴:“别急,别急,到底怎么回事?”小吴见我来了,像看到了救星,哭丧着脸,连珠炮似的将情况告诉了我。我不慌不忙,一板一腔地说:“你想想,昨天晚上结账后借款单退了没有?当时有没有别人在场?”“退肯定退了,营销员小周也在场。”“那退的借款单呢?到纸篓里找找,别急!”财务科的几个人见我一本正经的模样,忍俊不禁。小吴见状,心里明白了几分,右手摩蹭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厂长,退还的借款单昨天晚上被我扔到草坪里了,谁知道还酿出这么大的笑话!”
细节出希望。如果一个员工对应该做到、能够做到且能做好的事不去努力,那又如何谈得上素质呢?发现废纸团,如果用制度管理予以罚款,效果未必好。用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教育员工,启发员工,感化员工可管出品位、管出责任、管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