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官――用典型意义的细节启发员工
几年前,我同时担任两个企业的厂长,每天都要处理许多问题。一次,门卫大老张血压突然升高住了院。第二天一大早,行政科长就向我汇报了情况,我示意门房工作由他协调。可当我下班走过厂门时,发现门卫还是白班的老李。发现这个细节,我有意问了句:“老张住院,谁换你的班呀?”
‘科长说你今天忙,待明天请示你后再定,今天我连轴转。”老李实话实说。
听着这番话,我的心里直打鼓。是我没放权,还是行政科长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我想起了托马斯说过一句话:他们总是职责不清,因此就很容易失去责任心。
第二天一上班,我还未来得及去找行政科长,他却主动找我来了。
“厂长,昨天你很忙,我没有打扰你,门卫大老张住院需要一段时间,关于门卫代班的事我想请示你一下。”
“那不是要我做行政科长吗?”我不紧不慢且又非常严肃地说道:“既然你要我做科长,我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决定让你做这个门官。”
行政科长一下子蔫了,神情黯然退出了我的办公室。我快速处理了这件事。
一个组织,有序的管理在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位,不错位,不越位。门房要人代班而请示领导,实质是分工不清,责职不明,只会听命而不会思考。我们一些企业的管理者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总是弄不清楚,结果是爷爷忙死,爸爸气死,孙子疲劳死。正如原美国管理协会会长劳伦斯?艾坡里所说:你自己把个体的工作完成,你只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员;当你通过别人的力量完成某项工作,你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通过换位启发,后来那个行政科长还是行政科长,而且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但在当时特别情况下,让行政科长当门官并非易官的初衷,而是,唤醒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解决管理者该干什么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重细节,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