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加班加点已成为管理者司空见惯的事。如何轻松工作,潇洒做人,点滴时间,凝结精华已成为管理者梦寐以求的向往。实践证明,凡具有出色管理才能的人,都是学会高效工作的人。珍惜时间、利用好这一特殊资源是成功之本。
坚持“2:8原则”
美国有位富家子弟,继承了他父亲几个大型企业的遗产。虽然他一年从早忙到晚,企业却逐年亏损。不到几年,濒临破产。后来他不惜重金,聘请了一位企业顾问。这位先生劝他说:“你每天一早起来,就先把当天要干的事情按重要程度、急缓程度列出来。排在前面的20%的事情,无论如何要做完。至于80%的事,就看你的心情和精力如何,决定是否要做。”他照办了。很快企业便重新焕发了活力,并扭亏为盈。而他较以前轻松多了。例子阐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则:即2:8原则。这原则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把握重要的20%的部分,然后才去把握80%的部分。“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天提前15分钟计划一天的工作内容,花片刻时间思索一下你的工作,可寻求出各种增进工作方法的灵感,收益匪浅。先办重要的事情,然后再办次要的事情。
利用两个“习惯”
每个管理者的生理条件和习惯不同,在一个月或一天之内,某段时间精力最旺盛,思路最敏捷称其为“黄金时间‘,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它。用这段时间处理最重要、最复杂最困难的工作。例行公事,应在精神较差的时候处理。生活中最多的是零碎的时间,应充分利用它处理一些小事情,则会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实现高利率的工作。
管理者要培养两个重要的习惯,1。养成“现在就做,限期坚决”的习惯。管理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对“拖”、“推”、“等”的最好坚决办法就是――限期坚决。2。避免“零点复归”。培养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且能一气呵成的工作习惯,这样不需分期精力,再去重新熟悉情况,也不需重新捡起已经失散的思路,避免“零点复归”。
减少过去成功的影响
管理者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犯类似的错误,同样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但一个管理者成功了,接踵而来的是记者的采访,宣传报道,各种各样的报告会、讲演会、经验交流会等,甚至许多组织都让你挂个头衔。很大精力花在应酬上,未来的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如邯钢“成本否决”成功了,学习者络绎不绝,凡来者都想见厂长,有时厂长碍于面子不得不接见,苦不堪言。许多企业家在他们成名之前,工作卓有成效,一旦成名之后,荣誉地位源源不断,在事业上他们很少再有突破,道理就在于此。管理者应尽早认识到这一危害。成功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所以,管理者必须冷静面对成功,以求得更大的突破。
健全组织结构
管理工作效率低与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关。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带来许多敝端,从而影响管理工作效率。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职责不清,结果造成有利的事大家抢着做,没利的事大家都不做,相互扯皮、推诿,难以实现企业的目标;2。指挥混乱,组织结构的建立要求实行从上到下的统一指挥链,保证下级接受统一命令。若上级指挥众多,多头指挥必然造成下级无所适从;3。权责不对等。有责无权,难以完成任务;有权无责,必然会助长协调。由于上述失误,管理者需花大量时间协调,处理下级的问题,解决矛盾。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确定“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管理幅度原理要求一个管理者要有一个适当的管理幅度,管理幅度过大过小对组织都是不利的。若管理幅度过大,即一个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人数增加,由于人的精力有限,则无遐顾及管理者自身最重要的工作。如确定组织的目标,大政方针、政策,结果得不偿失。管理学家林备尔?厄威克,观察到的一个心理现象,“一个人的注意力跨度――能同时给予注意的事项的数目是有限的”。
充分授予权力
授权实质上是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权、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具有汇报情况及完成任务之责。授权可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由于受一定的时间、空间及生理条件的限制,管理人员不可能事事过问,而通过授权可使管理人员既能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控制全局;可提高下属人员的工作情绪,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随着组织的发展和环境的日趋复杂,管理人员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每一个人由于受自身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通过授权,可把一些自己不会或不精的工作委托给有相应专长的下属去做,从而可弥补授权者的不足,节省了时间。
提高会议效率
要想开好一个高效率的会议,会前要做好准备。一次会,议题不超过3个,议题多,参加人多,这样会浪费一部分人的时间。
养成准时开会、开短会的习惯,尽量减少会议,因为会议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日本太阳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开会成本制度,每次开会时把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参加会议的人数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开会的态度就会慎重,会议的效果也十分明显。有些企业开“碰头会”效果较好,既不浪费时间,也能达到开会的效果。每天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在家有目的地聚一聚,谈谈工作中的事,通过交谈,及时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也可以促进彼此的沟通,值得提倡。
坚持“例外管理”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了“例外管理”这一原则。他认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把理性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情)的决定和监督权。管理者应将工作合理分类,哪些事你必须亲自做;哪些事你应该做,但有的人可以帮你忙;哪些事你可以做,但其他人如有机会也可以做;哪些事其他人应该做,但情况紧急时你可以帮他一把;哪些事其他人必须做。将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自己只做例外事项。凡是工作中常出现的事情以规章制度、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由经办人员具体负责。根据研究,电话的干扰是打断经营者思路和破坏其集中精神的最主要原因。让秘书先“过滤”电话,把一部分可以不必亲自处理的电话现行代为处理,只有重要事情非由管理者解决不可的才予以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