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个职业管理者处理事物的能力往往令人吃惊。从容不迫,沉着冷静――越是复杂的事情越见工夫。这种能力虽然和经验有关,但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技能和一般人不一样(很多职业管理者还很年轻,经验并不多)。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过一句名言:“做对的事情甚于把事情做对”(Do the right things. Do the things right.)。怎样去做对的事情?你首先要有正确的思维能力。所以如何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每一个职业管理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事,但这也是最抽象、最难培养的。通常我们说的思维技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拟定计划、制定决策、解决问题。
所谓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拟定计划。孙子兵法十三篇,第一篇是“始计篇”,说的就是所有的战争开始于计划。戴明博士著名的管理循环理论PDCA,也是从计划(Plan)开始。因此作为职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便是能够制定清晰有效的工作计划。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个学员谈起制定计划的事,这位业绩还算不错的营销总监告诉我他的方法:把去年完成的营业总额乘上总经理规定的企业发展速度就等于今年的目标,说完以后他自己也笑了起来。我相信我们周围很多的经理都这样在工作(当然不是全部)。我们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事情的发展,而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方法除了表面上好看,是否真的有效就只有天晓得了。从一开始就没有去做对的事情,接下来的每一天除了疲于奔命还能干什么?
作为管理者,制定决策和领导执行是我们的职责。计划和执行的过程中有许多变量,这就要求我们慎重的进行决策。诸如竞争者的变化、时间与资源的限制、信息不足或错误的可能、道德上的压力、人情的包袱等等,能够制定正确的决策是重要的能力。错误决策的后果是导致失败,正确的决策则是奠定成功的基础。作为计算机芯片行业的老大,英特尔的CEO葛洛夫曾这样说过:“我们并不特别聪明,只不过在激烈的竞争中,比对手做出更多正确的决策”。他告诉了我们每一个职业管理者的每一次决策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企业怎样来考验每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看你如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也是体现了你的价值所在。没有一个企业是没有问题的,不论是质量不佳、产能不足、交期不准、人力不足、士气不振,还是财务困窘、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市场占有率下滑。。。。。。,只要谁能解决问题,谁就能得到企业的青睐和重用。我们不应该去责怪企业的“现实”或者“短视”,因为市场是现实和短视的,企业毕竟不是学校,没有时间等待我们成熟,也不可能容许我们老是犯错误。
当然,这些能力也不一定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才会提高,有很多的技巧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加以提升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了还是自我感觉仍然良好?(薛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