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这位“不朽”的大师,虽然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古代,但是他的理论却完全适用于21世纪的企业经营管理。它可以帮你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孙子兵法虽然只有薄薄60几页,却充满着睿智的思想。一本在2500年前写成的关于军事战略方面的著作对于当代企业的管理到底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它提供了变革时期的管理的一些重要参考。
根据孙子的理论,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推测:统一的目标,对环境的认识,领导能力和组织有效性。
统一的目标
“只有当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具有一致的目标时,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孙子认为,领导者最大的责任就是使整个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共同的目标呢?孙子认为就是企业的每个成员在与企业的领导者保持协调一致的情况下的所想所为。精通管理的领导者对整个组织的控制可以达到非常自如的程度,就好比牵着一个人的手一样容易。怎样才可以达到这种统一呢?要靠领导者特有的高尚品质及行为来发挥示范作用,从而在组织中创造并维持一种和谐。
实际上这种领导者的典范作用以及企业内部的团结一致正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孙子告诉我们当领导者的权威性得到高度尊重时,他与他的员工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和谐的关系。孙子的基本理论为:领导者的威信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领导者本身高尚的人格及行为。维持组织的和谐统一是领导的职责之一,他有责任去保护这种和谐不遭到破坏,阻止内部矛盾的产生并保持和谐有序的气氛。如果无法做到这点,这个领导者将不可能赢得员工的尊敬。
这里和谐的概念可以分两种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一种和谐指的是思想和理论的完全一致;另一种却是指不同观点思想的融合。孙子所谓的和谐属后者。就像一段音乐,哪怕重复成百上千次,也很难找到两次曲调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把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整合起来,变成一曲交响乐。不同内容形成的和谐是具有生命力和延伸性的,而由于规范一致而形成的和谐则不然。当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能真正做到协调统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的时候,就是这个企业繁荣发展和迈向成功之时。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尊重多样性,能够协调具有不同观念思想的个人,并引导他们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去努力。
对环境的认识
“就像水是沿着地形的方向而流动一样,企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环境才能取得成功。”
除了企业的领导者对于组织本身的关注–我们称为内部注意力外,企业还应关注外部环境–可以称做外部注意力。因为企业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做决策的质量如何,所以应该在对外部环境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做决策。孙子提醒我们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过去发生的事情不一定将来也会发生,因为每一种新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做出新的决策。杰出的领导者其实并没有什么成功的秘决,但是他一定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所以可以在每一种新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总之企业的战略决策应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孙子认为企业具有各自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而如何去运用这种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竞争优势包括一些无形的因素,比如领导者的自信度,员工的热情度,领导者对于机会的敏感度以及面对环境变化的灵活性。而战略地位涉及到一些有形的因素,比如经济基础和资产状况。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能根据环境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同时孙子也提醒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 相反环境会影响以上两个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总是主动去适应环境的要求,而不是与之背道而驰。企业的领导者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要灵活多变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领导能力
“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如果有称职的领导,企业就有可能走向繁荣,如果领导者不称职,那么企业就会陷入混乱。”
领导者的能力源自于其高尚的人格。孙子告诉我们高尚的人格品质需要培养,而有些缺点就应该克服。五种需要克服的缺点分别是:鲁莽,缺乏自信,易怒,对批评过于敏感,感情用事。这些缺点会影响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成功。孙子提到过去的成功并不预示着未来的成功,而鲁莽会使我们还没有考虑清楚后果就做出决定。缺乏自信则会导致做决策时犹豫不定,由于保守而越来越畏惧变革。易怒的个性容易伤害与员工的感情,因为当一个人都无法控制自己时,又怎么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呢?孙子认为领导者的某些过激反应只能说明他的无能。此外还有一个缺点,对批评过于敏感,则不利于发现自我的不完善,也等于放弃了提高改进的机会。有些员工甚至会因为怕触怒领导而隐瞒一些应该提出的问题。最后一种缺点,感情用事,是指领导者在处理员工的个人问题时过于感性化。如果领导把个人感情搀杂在对问题的理解中而有意容忍一些实际上有害的行为的话,就等于是给了企业中其他的员工一个有机可乘的错误信息,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率。到最后,员工们就会像被宠坏的小孩一样,任性妄为。孙子反对管理中过分亲密的关系,他认为领导者应该与员工保持适当的距离,成熟冷静但又讲究原则性和公平性。
除了以上五种应该尽量避免的缺点,孙子同时提出了五种应该培养的品质:正直,勇敢,善良,自律和睿智。
正直指的是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正直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因为大家相信他一定会遵守承诺,而这种信任对于领导者来说正是建立威信的基础。领导者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勇气,才能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关键的决定。这些决定既是果断的,又应该是考虑周全的,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争端。关于善良,孙子提出应该考虑所有为企业工作的员工的利益,也就是说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
除了善良,孙子认为自律也很重要,人首先要自律,才能律人。领导者自己要带头作表率,才能要求其他员工也遵守纪律。有能力的领导不仅能通过对员工的关怀赢得他们的感激,而且能通过纪律的约束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正是人性化和纪律性保证了员工对领导者的忠诚度。
最后一点,领导者应该是博学多才的。孙子认为一个睿智的领导者考虑问题是有条理的,并且能在深刻理解环境形势和企业强弱势的基础上规划其行动方案。睿智的领导者还应该相当灵活变通,不墨守成规,该采取行动的时候就采取行动。除此之外,还要不排斥变革,而是拥护变革并善于利用变革来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所说的睿智还意味着要时刻认清形势并能预见行动的后果。环境是各种独立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的产物。因此,对于企业某一个方面问题的决策,可能会对整个企业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真正的睿智是要将智慧和机会结合起来。
领导者的能力强弱对于一个组织的成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孙子强调要培养领导者五个方面的品质,因为他认为领导艺术源自于人格魅力,有时候人的品质特性比专业技能会在更大程度上决定领导者的能力。好的领导将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组织有效性
“一个好的组织既能够管理人数很少的企业,又能够管理拥有众多员工的大企业。”
孙子提出好的组织应该有适当的监管体系,通畅的沟通渠道,能合理分配资源,吸引优秀人才。他尤其强调最后一点,因为决定成功的并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是构成组织结构并执行各项任务的人。因此不要吝惜那些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各种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不偏不倚,但同时奖惩要有节制。如果给予太多的奖励,会暴露出企业本身的问题,同样如果惩罚过多的话,也只能说明企业内部的混乱不堪。另外在决定人事上的变动升迁时,公正公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强调一点:适当的培训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任务。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孙子推崇的组织形式有两大特征:以信息为中心,适应性强。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应该尽力去创造这样一种组织。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为历史不一定能够对将来的决策有参考价值,而一个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不断创新的能力。
领导者是孙子模式中最最关键的因素。中国有种说法:一名员工不称职,那只是一个人的问题,而领导不称职,那就是所有人的问题。
领导应该是整个企业的典范,他的威信来自于他高尚的品质。拥有这些品质的领导者会渐渐成为众人的榜样。所以领导者是决定企业发展的中心,这一点正是孙子管理理论与西方管理理论的最大不同之处。西方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是在最上层的,整个组织都为其服务,而孙子认为领导者在最中心,由他来为整个企业服务。就好比是一只的圆轮的中心,所有的半径都在这点上会合,如果中心不够稳固的话,整个轮子都会瘫痪。(范悦安)
来源:科技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