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规则不容许任何挑战
管理无定式,它是方法论,是职能,是制度,是规则。
为了认知管理的内涵,我们先从一些案例说起。在美国有一家极少炒员工著称的公司,一天,资深熟手车工杰瑞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2/3的零件,在切割台上把防护板卸下,这样加工零件更快捷一点,过了一个小时,杰瑞的举动被巡视的主管发现了,主管大发雷霆,立令杰瑞把防护板装上,还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天的工作量,事到如此,杰瑞以为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有人通知杰瑞去见CEO,在那间杰瑞受到过好多次鼓励和表彰的总裁室里,杰瑞收到了辞退的处罚通知书。总裁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几个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补回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这个故事的翻版发生在我们公司里,有这样的一个员工,在多年的工作中,“表现”得兢兢业业,从早忙到晚,做事雷厉风行,得到过不少表扬。但在一次项目费用结算中,被财务部门逮住了,发现了一张劳务费单有被删改的痕迹。经查实,该员通过删改劳务费单,把几百块钱落下了自己的口袋,事实不容抵赖。出了事情就要处理,当时部门的负责人肯定了该员工的工作积极表现,意见是以教育为主,层层请示是否可以网开一面。不行!根据《员工手册》中乙类过失第二条:凡利用职权之便假公济私,玩弄项目费用,牟取暴利的立即作违纪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处理,并追究其有关经济、法律责任。结果该员工赔偿公司的损失后离开,在辞退通知书上记录着这不光彩的一页。
两个例子说明了这些员工的行为已经触动了公司灵魂的东西,违反了规则。能持续发展的公司都有它坚定的理念,处理问题的时候都把规则放在了首位,对于影响深远的“小奸小恶”,“小题大做”地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事管理,必须首先有规则。企业要发展,除了它的经营策略正确,目标远大之外。还要保证其运作顺畅就必须有其规则。管理中的规则具有其重要意义。
零缺陷如何归零?
最近从访问系统推进的“零缺陷”管理,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这些都是新的管理理论,带有经理、主管头衔的管理者,虽然都理解管理作为: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指挥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即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也会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能。理论认识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握管理的本质,认识管理,理解管理,炒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是炒违反规则的员工,更是悲痛的事。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管理如何体现?规则去了哪里?如果回答说还在的话,那谁去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呢?
交通是反映管理与规则的一面镜子,一天上班的时候,我还是沿着习惯把车开在一条八车道的马路上,前面几个警察把我的车叫停了,我问:“阿SIR,什么事啊?”回答:“阿SIR无事,是你走错了车道。”我说:“我天天都是这样走的。”警察说:“你天天都在违反交通规则。违章罚款处理”。警察没有多给一次机会,这就是违反规则要付的代价。日常遇到的像我这样的交通管理的事例也不少。
实质上,规则是管理的内涵。交通规则,对管理者(警察)来讲执行规则就是履行其职能,对驾驶者来说,执行交通规则就是要遵守制度,就是遵守规则。当警察设岗巡查监督时,驾驶者就按照交通规则执行,大家都清楚,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逮住,将是什么后果,轻则教育,重则罚款、停牌甚至吊销驾驶执照。如果缺少警察监督时,总有驾驶者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情发生,不按线行驶,闯红灯,超速……这说明了交通规则的执行对驾驶员没有形成一种文化规范,就要加大管理力度,其管理成本就增高,反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驾驶者也能按交通规则办事;交通规则已经内化在驾驶者中,变成一种文化规范,还需要整天要警察设岗巡查吗?这样一来,管理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我们在操作项目过程中,从没有听说没有规定、规则、流程、标准的,只听说没有执行规定、规则、流程、标准而已!最起码没有严格执行。但出错却屡屡发生。问题是这些存在的规则,有没有人严格监督执行。我们的管理者,要充分体现管理的本质,其内涵是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与意识的辩证
把日常工作中的决策、流程、标准、制度、规定都视为规则,就能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你才能做到做正确的事情,把正确的事情做好。试想一下,管理上出了问题,无论项目操作的,成本控制的,项目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根本上就是没有遵守规则。规则都是存在的,关键是执行。管理最核心的行为是执行规则。必须按规则行事。也就是说:规则不能轻易违背和破坏,不然的话,在管理上你付出了艰辛却事与愿违。
上半年,广州访问部在内部管理和项目操作上导致工作质量滑坡,问题出在哪里?答案是规则不明确。公司调动了可能的资源,把全国访问总监、全国技术发展高级经理、广州研究部项目协调经理,齐集广州,找原因,提问题,出方案,定规则,把整个访问各项流程、标准重新整理、培训一遍,效果就出来了。不是没有规则,是没有严格执行。缺乏的是管理力度。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制定的这些规则是为整个访问系统,围绕着保证项目质量而开展的,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只要你严格执行这些规则,大家都受益,访问系统的效益工资就上去了,公司的效益就上去了。有案可稽:有一个《含羞草》街访的项目,原计划要求第一天两个街访点,第二天一个街访点。100个样本两天完成。结果,督导紧密配合,按规则办事,做足培训访问员的工作和现场控制,结果第一天下午5点多就把项目按时、按质完成,节省了场租和人员劳务费,成本降下来了。周日,员工也得到了的充分休息,补充了体力,精神焕发,对公司、客户、员工,大家都有好处。反之亦然。
我们作为管理者要认识管理,理解管理,把握管理。本质内涵除了规则、还是规则,实施我们管理职能,说不重要,做才是最重要的。制度可以挂在墙上,可以喊口号,把这些制度、规则落实到实处,按规则办事的方显效果。所以说:落实规则意识与行为具有最现实的管理意义。
来源:中国网络营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