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吗?会不会有人在你的背后指责你心狠?一个睿智的人都知道,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兴致勃勃会让人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里取得惊人的成绩。怎样使你的员工远保工作激情呢.
不可否认,“撞钟和尚”是由强迫员工干他不愿干的事造成的。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都是以命令的方式来强迫员工做这做那,结果并不理想,这极大地妨碍了员工激励。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案例:
某鞋厂绩效很差,虽然按件计酬,产量就是无法提高,经理尝试用威胁、强迫的方式要求员工,仍然无效。该厂请了一位专家来处理这个问题,专家将员工分两组:告诉第一组员工,如果他们的产量达不到要求会被开除;告诉第二组员工,他们的工作有问题,他要求每个人帮忙找出问题在哪里。结果第一组的产量不断降低,压力升高时,有的员工辞职不干子;第二组员工的士气却很快提高,他们依照自已的方式去做,负起增加产量的全部责任,由于齐心协力,经常有创见,单单第一个月,产量就提高了20%。这种效果完全是诱导造成的。强迫没能使员工提高业绩,相反,诱导有效地激励了员工,提高了业绩。
领导与引导是不同的,领导无疑含有命令的成分多一些,而引导包含的命令成份要少得多,将领导变为引导是企业管理者灵活运用激励原则的高超表现,在企业员工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领导转化为引导,对管理者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管理者要有非凡的智慧,能洞察企业运行的实质,不靠产品,而靠员工。激励员工是他应做的事。其次,管理者要做出表率,管理者对于自已制定的规范、决定的政策,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于自已的诺言,要言必信,行必果。只有管理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员工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跟着积极行动起来。最后,管理者不能单凭自已的职务、权威和形式上的地位尊严去建立领导,而是要靠对员工的信任和指导去建立领导,要相信自已的下属是有工作积极性的,有提高自已的能力、承担更大责任的愿望。
管理者应指导员工如何改变工作使工作更有兴趣。比如说改变对工作的看法。如果觉得工作单调,就会愈加觉得工作乏味。我们如果看到一张支票,不妨想象这笔钱将有何用途,这笔钱又来自何方。经过这一番有趣的思考后,便可以了解到公司的财务概况,看到一个零件,你倘若能联想到该零件可能在何处制造、用途何在、有何特征、同样的产品别家公司有否制造,如此一考虑再经过求证,你就能了解同行分布、公司概况,趣味无穷。
教会员工专心工作。不管多单纯的工作,都不可能毫无变化,今日工作不可能与昨日完全相同,或许材料有好、坏之分,或许做法稍有不同,这点许多人忽略了,倘能注意此点,昔日未发现的今后定可发觉,也了解到工作方法并非仅限于一种,也可考虑以种种方法来尝试。
让他们学会分析工作。若自觉工作单纯,不妨将其分析看看,经过分析后,你会得知无论多单纯的工作也必须由十多种要素构成,会不由得对这种复杂性大感惊叹,我们就以“拿东西”为例吧,必先伸手寻找,经过选择,拾起,最后紧握手中。这样简单的行为必须由如此多的动作拼成,其实这并不单纯。将这种观念应用到工作上,任何事物先经过分析,最后必可得到改善的启示。
不管管理者使用何种方法,要使单纯的作业有所变化并非易事,应尽量让员工们加以思考,或给他们一个竞争对手,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起员工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