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家的“六大最状”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被圈入了全球化的大市场,使之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也使我们的企业家不得不面对更严重的“六大最状”。
这第一大“最状”是决策失误的问题。决策要解决的是企业活动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承担这活动的员工越是努力,离所要达成的目标就越远。但究竟怎样才能减少和降低决策失误?领导人直觉不行,民主参与也不能解决决策质量低,决策失误多的问题。这是让企业家最担忧的问题。
这第二大“最状”是企业组织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企业即使有一个好的决策,也往往因为执行不力,运行效率低而使之成为无法贯彻落实的一纸空言。要么是组织架构臃肿,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浪费;要么是组织系统功能不全,该管的事没人管,该做的工作没人做,出了问题没人负责。这是让企业家最苦恼的问题。
这第三大“最状”是激励问题。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寻求的目标与企业寻求的目标不能实现有效地协调,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不能创造性地工作。遇事能推则推,不能推则仅仅为了逃避责任而应付。这既浪费了企业抓住机遇的保贵时间,也浪费了企业保贵的资源。企业工资、奖金没少发,但就是激发不了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不仅如此,而且往往还引起一些不满情绪。这是让企业家最头痛的问题。
这第四大“最状”是业务流程问题。企业的运营,没有建立在价值关联关系基础上的流程管理,企业内部单位、部门和个人,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标准,员工个个工作都努力,个人业绩都优秀,可企业效益没有提升和变化。这是让企业家最疑惑不解的问题。
这第五大“最状”是企业文化问题。企业空有响亮的口号、激昂的厂歌、漂亮的厂徽,上下员工价值观念和行事方式没有统一起来,企业的工作只能靠强权高压、严厉惩罚和企业家个人的魅力来推动。这是让企业家最劳神的问题。
这第六大“最状”是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企业无法聚集到能推动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一些人刚好能给企业创造价值时,却又另攀了高枝,使人力资源直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这是让企业家感到最无助的问题。
★ 企业家的“六大最状”免除出路
企业家面对这“六大最状”,不仅自己很累,时时要救火,而且因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没法投入必要的精力予以系统思考、及时解决,企业稳定发展的企求也就难以实现,甚至频频陷入危机。
如何才能免除这“六大最状”?其出路在于,全面实施企业规范化管理。
要想免除“最担忧”的决策问题,就必须对决策管理进行规范化。这要求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对企业的决策进行规划设计,把要决策的内容分时段做出计划和安排,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其次是运用科学有效的决策分析方法,收集决策信息、准备多重选择方案,并对之进行优化分析;其三是完善决策实施程序,并严格执行。这样也就可以避免直觉决策和随意性决策造成的失误。
要想免除“最苦恼”的组织运行效率低,执行力弱的问题,就必须对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化。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化,就是通过运用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法,对企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功能作用,及所包含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准确描绘,并依此界定承担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责权,构建出最适合企业自己实际的组织架构。企业组织运行管理规范化,就是通过对企业组织运行环路的四个环节——沟通、授权、考核、激励(clap闭路循环)——确立具体明确的标准,以规范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由此就可以保证企业事事有人做,并且事事都被做好,有效地提升企业组织的执行力和运行效率。
要想免除“最头痛”的员工没有积极性、缺乏创造性的问题,必须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进行规范化。员工为何不听话,为何让东会西,为何做什么都没有积极性,更没有创造性?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其根本原因。所以,免除这一“最”的出路,就在于企业激励机制建设规范化,即从经济福利、绩效考核和价值满足三个方面来激励员工,用员工想要的价值满足来换取他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为企业员工注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机制建设规范化是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所有其它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最终都得通过它来实现,需要由它来提供行为动机上的支持。
要想免除“最疑惑不解”的业务流程问题,就必须对企业的流程管理进行规范化。这首先是更新企业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由科层等级控制转向流程管理控制,并且运用科学有效的流程分析方法,设计、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企业的组织内耗,让企业的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服务于客户价值的满足,并通过提升客户价值的满足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这也就可保证所有员工的个人业绩都直接转化为企业的业绩,获得企业的辉煌发展。
要想免除“最劳神”的企业文化问题,就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即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和构建企业文化,发扬光大对企业发展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改造对其具有消极作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用积极向上的、全体认同的价值观念来协调企业员工的行为,并让员工自主地用它约束自己,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也只有这样,让企业文化直接成为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企业家省下心来从事必须由他来完成的工作。
要想免除“最无助”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就必须对员工发展管理进行规范化。这就是在科学分析员工的欲望和利益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上,承认员工欲望和利益的合理性,并为他们寻求利益和欲望满足的能力提供发展的机会,以使他们增加自身的能力,并使他们通过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从企业发展中获得自己利益和欲望的满足。这样,不仅能留住人才,开发出企业发展所需人才,而且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才。
★ 企业家自我“免最”的途径
企业家的“六大最状”不可避免地会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这“六大最状”如果不能有效地解除,也直接会成为企业家的“六大罪状”。因为任何一个“最状”的存在,都会导致企业发展上的危机,给企业员工和社会带来灾难和不安。
要免除企业家的“六大最状”,全面实施六个方面的规范化管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是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要完成整体规范化管理项目,也得半年以上。企业家日理万机,寸阴万金,哪有可能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
企业家,不是摆地摊的CEO,而是员工上千上万人的企业的统帅。所以,没有必要让企业家事必恭亲。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项目的实施,要由企业家承担的工作,也就是宣传倡导、做出决策、安排布置、检查评估。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项目必须企业家投入的也就仅仅是其半年或一年精力的十分之一。这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家必须投入的精力。这种投入的直接收益是企业家获得自我解放,使自我从繁重的企业运行事务中解放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重大战略的谋划、重要规则的制定中去,而同时又不使企业的运行失控。但是,要进行这种倡导、决策、安排和评估,就必须总体掌握这一工作的全部内容、基本要求和评价方法。因此,企业家学习掌握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倡导、决策、安排和评估的技巧和方法后,在自己企业倡导和推动规范化管理的全面实施,也就直接是企业家自我免除“六大最状”的最佳途径。(舒化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