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了中国一位“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仇和的事迹。八年来他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改革,有人说他是酷吏,有人说他是青天……
仇和依靠其超常的影响力,也就是所说的政治优势,在江苏省主政沭阳县4年零20天,干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个人也因此升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对这一现象,人们各有各的见解。我们关心的是,“仇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制度学看来,仇和之所以在江苏沭阳能够得心应手地推行其想法,与当前的政治体制和他在这一体制中的治道密切相关:
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当前政治体制的制度安排之内,无疑具有实质性的权力。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他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着全县的决策权力。他对下属拥有人事任免,甚至工资增减的权力。他在执政期间,尽可能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争取民心。而他以上级党委常委成员的特殊身份,以及振兴贫困县的沉重使命,更使得他能够抵挡各种压力,来推行自己的想法。
中国2000多个县的县委书记,应该说都有类似的制度空间。他们拥有很大的政治优势,能够调动整个县的人力、财力和各种各样的资源,为其施政目标服务。但不幸的是,这些地方并非都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过上自由富足体面的生活。
与这些不幸的人们相比,沭阳人民是幸福的。因为仇和具有极强的经济发展意识,而且发展战略经营有方,取得了骄人的政绩。这些政绩说明,仇和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在现行的体制内把自己的行动空间扩展到极致,使自己的施政目标能够实现。他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因为他成功地发展了地方的经济。他更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管理者,在他的铁腕治理下,用很少的财政资金,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使得沭阳县的吏治有了根本的改观。
显然,他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能人。有这样的好人和能人,是一个社会的福气。人们肯定会这样说,如果中国有更多的这样的能人多好。
可惜,这样的人总是稀缺的,而且也不是稳定的。结果,与其相关的发展,也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人亡政息”。在发展中,难以持续、难以累积是最大的问题。据此,人们有理由怀疑,沭阳奇迹,能够持续多久。
要让人们打消这个怀疑,制度学的看法是,要建设支持发展的制度。要实现持续的发展,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而优秀人才尤其宝贵,有了宝贵的人才,就可以有更多的发展。
但为了让更多的领导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让更多的领导人才充分发挥作用,让更多的领导人才在发挥作用的时候还不会具有争议,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非常适当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可支持累积性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制度。比如,民主的政治制度支持政治家,给政治家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让政治家的施政方略充分反映民众的需求,并获得民众的广泛配合。市场经济的制度给众多的企业家提供广阔的作为空间,使其充分发挥经营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有效的公共服务制度能够给公民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让公民能够过上自由、富足和体面的生活。
有了这样的制度平台,发展就有了稳定的基础,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就避免了纯粹的“好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
当然,制度并不是自己生长起来的,而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者精英积极努力的结果。中国需要这样的制度建设者。在这个方面,仇和显然是努力不够,或者说基本没有什么作为。(毛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