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CEO角色“进化论”

有很多民营企业从小做大了,但却有更多的民营企业长期停滞不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CEO一直没有完成角色转换。这就像自然界的物种,不进化,就难免退化。

  第一阶段:工兵角色

  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白手起家,企业的宗旨、理念、方针、政策、制度、团队的构建等这些基因性、方向性、原则性的东西都需要CEO亲自设定,而且事无巨细。也就是说,在创业阶段,CEO担任着企业几乎全部的角色,既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员工,又是一名四处协调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一名一言九鼎的领导人员,当然还是“金金”计较的企业股东。如果CEO不干活,企业“齿轮”就停了。所以,这时候想当甩手掌柜根本不可能。很多成功的CEO在回忆这一阶段时,都会感慨颇多,不错,我们只要想想3亿年前水里的鱼登陆为青蛙的艰难,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阶段:监管角色

  企业在一切经营业务都进入了正常的运转轨道,这时,CEO也就没必要大小事情都亲自出马了。此时CEO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管员工是否按规章制度办事,经营中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一旦出现问题立即组织人马解决。这时期的CEO尽管可以做甩手掌柜不干具体的活儿,但必须盯在一线,也就是必须亲自管理企业。毕竟此时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企业的员工队伍也不稳定,还不能形成自觉遵守业务流程的工作习惯,CEO本人如不亲自监管,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

  第三阶段:领导角色

  CEO扮演领导者角色是指CEO要达到无为而治。企业运转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但经营工作纳入了正常的轨道,就连管理工作也都日渐常规化、程序化,此时CEO就应该逐步退出管理的角色,而把日常的监管工作交由各监管部门进行。此时的CEO因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有更多的决策工作及外部协调工作去做,同时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考虑的是企业的宏观发展方向。只有如此,CEO才能把企业做上一个层次,跃上一个台阶。

  第四阶段:股东角色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了一个公众性企业,此时企业的文化底蕴已经非常深厚,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是企业的一种常规活动,而且是行业乃至社会中一项重要的“龙头”,牵一发可动全局。企业员工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时,CEO可以退出领导者的角色。因为企业的运营完全市场化和社会化,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有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和特色的品牌和声誉,企业的经营决策、日常管理已有了高水准的职业管理者团队来负责,CEO只管定期收红就是了。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