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从领导机关到基层单位,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当然也不例外。构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坚持与时俱进,创建学习型组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学习速度的竞争。仝吉定律指出“学习速度<变化速度=死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坚持与时俱进,人们除了积极学习外,别无选择,企业更是如此。学习是企业生命的源泉,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未来真正的出色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1、开展学习型组织的“修炼”。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靠下几份学习文件,搞几次培训就可大功告成,而是需要苦练内功,经过长时间的磨炼。一是企业自我超越意识要强,不能小富则安。要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还要鼓励员工自我超越,因为没有员工个人的自我超越,就没有企业整体的自我超越。二是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共同都想要什么。它可分为企业愿景、团队愿景、个人愿望。要把企业的大愿景和员工的个人愿景统一起来,使每个员工树立“我与企业同发展,共荣辱”的观念,把企业的兴衰作为己责。三是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提倡的是团队学习。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员工的学习都不能游离于企业发展的主流,这样才有利于员工靠企业发展而实现自我价值,企业靠员工整体积极推动而加快发展。2、学用相融,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为学习而学习,学习与工作成为两张皮,那不是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学习型组织应是把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体会到用新知识指导工作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工作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知识积累的过程,干中学,学中干两者是统一的。企业成长的过程即组织学习过程,两者也是统一的。3、改进企业的培训工作,加强企业的培训工作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手段。一是营造学习氛围,抓好硬环境和环境建设。二是唤起员工现实危机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是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要讲投入的产出,讲效果,加强效果的评估。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根本。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管理哲学,也是当代世界企业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必须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企业要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权益,尊重员工的选择,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积极创建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氛围和平等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人的素质得以提高。一个企业能否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能否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既表明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品位,又是其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的智力物化的结果。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有四招,一是事业留人;创造一个吸引人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好环境。采用各种措施,帮助员工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激烈的竞争,施展个人抱负。还要依照才尽其用的原则,帮助员工建立职业发展计划,努力成人之美,使员工感到在企业有干头、奔头。二是良好的文化氛围留人;要使人才在企业干得比较顺心和舒心,不能因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浪费太多的精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承认等等。在企业形成人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情感留人;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要经常深入一线关心员工,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要急员工所急,想员工所想,关心部属,礼贤下士。四是待遇留人;坚持按分配的原则,又要体现效率优先,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合理现象。应通过多种渠道使员工待遇提高,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总之企业只有针对每个员工的个性,创造出合适的成长环境,使每个人都受到尊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性,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才能真正建立。
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通过企业精神的培育,可以使企业获得一种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忘我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取得良好经营业绩。总之,企业文化的建设核心在于企业的精神培育。(邢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