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这天,商人赶毛驴经过一座大山,见山脚下愚公带领子子孙孙还在一筐一筐的挖土,要将挡在他家门前的这座大山移走。商人琢磨这不是挖了几十年了吗,怎么只挖去了一个大坑?
这时一路人经过,笑对愚公说:现在外面都时兴机械化的挖土机啦!
愚公回答: 我怎么付得起那么庞大的费用? 子孙们,继续挖吧。
商人想了想,疑问愚公:你怎么不将家搬到山那边去住呢,这样可容易多啦。
1.愚公愚吗?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愚公勤奋工作,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好员工。在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愚公不讲方法,没有创新,做毫无生产力的事,是不合格员工。
2.评价优秀员工的标准
在传统工业时代,尤其在日台企业文化中,灌输给员工的工作观念是准时、勤奋和团队精神。假如公司要求员工早上八点钟上班,员工就需要提前十分钟到达,最好是提前半小时,因为如果你的主管刚好提前15分钟到,要让他看到你来得比他还早。下班也是一样,如果规定下午五点钟下班,你最好哪怕磨蹭也要迟半个小时下班,要让他看到你走得比他还迟。这样一来,你的主管就会因为你的态度好而认定你是位优秀员工。
主管评价员工良莠的标准是:勤奋工作。
在现代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需要的是能够聪明工作的员工,运用知识和智力,更聪明的工作,不断自我超越,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并不断创新。标准制度和框框架架会相对少些,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想一想,如果你有两名员工,你安排他们每人每天必须销售十本书,其中甲员工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室享受冷气,但每天却销售了二十本书;乙员工每天一大早就跑出去,挨门逐户推销,到晚上十点钟才疲惫不堪的回家,但每天只销售了五本书。请问:谁是优秀员工呢?
主管评价员工良莠的标准是:聪明工作。
3.聪明工作与勤奋工作
在管理上,要激励人更聪明的工作,而不是更勤奋的工作,这就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新特点。
我并不是说勤奋工作不好,聪明又勤奋,哇塞,自然是顶尖的员工了—-只是普通员工而已。
也许你会问,我们是传统工艺的最简单的流水线作业,要求的就是要勤奋、勤奋、再勤奋,谁做得更快更好,谁就是优秀员工。我们还有聪明工作之说吗?
我要问,你是否会设计一些工装夹具来辅助提高生产效率?员工在频繁装配零部件时,是否考虑到他四肢的活动范围大小会影响到疲劳,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难道这些举措不是聪明的行为吗?
4. 管理的方向
当今企业的管理不外乎两种类型,管理思想不同,管理方向也就迥异:
如果你的思想认可的是“勤奋工作”,管理类型就是“制度+控制”型,你会制定很多条条框框的制度和标准,强调服从和遵守,以设施、工具等物质资源为主体,组织结构的设计也多以等级为基础、命令为特征,采用笨重而迟缓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以部门分工制的“管”为主的策略。
如果你的思想认可是“聪明工作”,管理类型就是“学习+激励”,你会鼓励员工不要设限,用头脑风暴来集思广益,标准和目标的制定是全员参与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多以敏捷灵活的扁平化结构,管理职能以信息市场化的综合的“理”为主的策略。
我们来看看1994-1997年连续四年入围世界500强企业中,按不同管理方向取前三名企业的效益对比:
勤奋工作类型:四年的利润总和约为20亿美元,销售利润为0.11%。
聪明工作类型:四年的利润总和约为717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为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