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在内地乘车,问司机需要多少时间,答案往往是一个多小时,但问他们要多少分钟?却说不知道,究竟是一个多小时是70分钟还是90分钟,他们永远说没有把握!但结果呢?说一个多小时的往往走出两个多小时还没到达目的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才可以和德国人和日本人一般,做到永不迟到,又或者最低限度达到承担的责任,司机尽可能说明要50分钟,当他明白交通出现了状况时,可以说要65分钟了。时间上的调整,大家也可以接受,但问题是他们的习惯永远是模棱两可,永远不给你抓住证据。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司机只好一辈子当司机而不能出头的原因!
数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作为公司的上层管理,如果也来个差不多的话,公司中心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我们古人创了一个“腐”字,这个字也简单,就是在府内有肉,如果肉没有好好处理,时间一久,必定成“腐肉”!由此可见,时间的重要性。一家公司的司机可以在时间马虎,原因肯定是CEO的作风和包容。其实是CEO自己的作风不好,员工才有可能马虎!
时间观念困扰中国太久了,当年梁启超到外国考察,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另一位叫胡适的学者也感叹,写了一篇叫“差不多先生”的文章!如果我们再不在这方面下点功夫,真是在愧对祖先之外,更对付不了加入了世贸的商场竞争,难道我们真的要在失败的时候,才肯痛改前非吗?
其实,垃圾的出现主要问题是在根源,只要将扔垃圾的人抓住,好好教训,令他们不再扔垃圾便解决了城市清洁问题!时间上的准确性,也是一样,如果CEO肯减去他自己的特权,公司上下便不会迟到。同时,公司再进步成为一间用数字来管理的公司,那么公司肯定会进步!这个责任,看来只有由CEO才可以推行!管理其实是管CEO,因此之故,CEO最怕改革!
其实,作为一个要求进步的喇叭,也意识到不进则退的道理。改革肯定会支持,但问题是下不了决心,又或者下了决心又没有恒心,改了三朝两日,又放弃了改革,将辛辛苦苦打造回来的计划书,束之高阁!如何改革呢?真是千头万绪!但问题是决心。首先,我们大可从量化的目标开始。假如领导人先来个运动!每天早上,来个步行吧!如果今天用30分钟走完一段路,每天也这样练下去,一个星期下来,肯定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因此信心也建立起来了!有了这个进步之后,再开始公司的小改革,因为改革太快,莫说别人受不了,自己也容易打退堂鼓。在公司改革之前,CEO也应该来个自我改革,比如说改变坏习惯吧!
话说美国有位石油大王,名叫保罗吉蒂,他原来是一个老烟手,每天也抽几包烟。有一次出差,睡在一家小旅馆中,半夜醒来,突然想抽烟,拿起烟包,却是空的,于是起床找,大衣内没有烟,连行李箱也找不到烟,但他的烟瘾越来越严重,非要抽烟不可!但半夜三更,如何买烟,他想起来了,500米外的火车站,有一个买烟机。于是他穿好衣服,出外买烟,但一推开门,外面正在下雨,惟有来个大决心,跑步去买烟!当他成功买了一包烟的时候,他突然在想,“究竟是我抽烟,还是烟抽我”,在这一刻钟,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勇气,将整包未拆的烟仍掉,从此戒了烟!另一方面,他又明白了另一个观念!这就是习惯,他被习惯控制,变成了习惯的奴隶,为什么不转变过来,变回习惯的主人?自此之后,他在公司来个改革,因此变成美国的巨富!
公司的改革,当然由领导带头做起!怎可以领导下一个命令,要求全部员工加班工作而自己去打球?因为公司改革是生死存亡的问题。CEO要说:同志们,跟我往前冲!不是说:同志们!你们往前冲,我睡一下再走!